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1)

一、普通类插肩袖直裁法设袖口大=14cm 袖斜线倾角为15:y(取值7~11)=15:10前片制图步骤: 1.先描出前衣身。2.肩点抬高1cm,袖窿深增加0~3cm。3.肩宽放出0.1y=0.1X10 =1cm ,确定A点。4.找斜交点,胸宽线的1/2处量下2cm,与A点连线为袖斜线。5.在袖斜线上作袖斜线倾角15:9~10,作出上平线。6.过A点作上平线的垂线为袖中线,作袖长53cm。7.量斜交点以下袖窿弧长,作斜交点以下袖山弧长,使袖山弧比袖窿弧长0.3~1cm的吃势量(吃量根据面料的厚度而定,薄料可一样长),确定袖谷点。8.过袖谷点作袖中线的垂线为袖山底线。9.作前对称轴线10.前袖口大=袖口规格14cm-0.3f(f 指前后袖窿弧差)=13.7cm。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2)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3)

插肩袖要点:1.肩点抬高1cm,肩宽放出0.1y。2.袖窿加深根据面料厚度,去值~3。3.胸围分配以前片B/4 - 1 ,后片B/4 1为宜,胸背宽各减小1cm。4.前片衣身分割线要折叠0.3~0.6,折叠量要转到胸省。5.后片下袖缝比前中下袖缝长1cm左右,缝合时归缩后片,拉伸前片。二、合体类插肩袖合体类插肩袖与普通类插肩袖的区别是:合体类合体性更强,袖斜线倾角更大(取值为15:12 h/2~13 h/2),袖肥更小,袖子更优美,但舒适、活动性减弱。前片制图: 1.描出合体或紧身的前片衣身。2.肩点抬高1cm,袖窿深增加0~3cm ,前片胸围可以减小1cm,后片增加1cm。3.肩宽放出定数2cm。4.找斜交点,胸宽线的中点下2cm,确定袖斜线。5.以袖斜线倾角15:13画出上平线。6.作上平线的垂线确定袖中线。7.胸宽减小1cm。8.作袖谷点,使分岔点以下的袖山弧比袖窿弧长0.3~1cm ,分岔点以上的分割线是衣身和袖子的公共线,它的走向是随插肩款式的变化而不同的。9.过袖谷点作袖中线的垂线为袖山底线,平分袖山底线为对称轴线。10.前袖口大=规格-0.3f(f取3,因为前后胸围增减了,前胸围减小1cm, 后胸围增加1cm,所以此时后袖窿比前袖窿长3cm)11.前片分割线折叠0.3~0.6,折叠量转入胸省。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4)

后片制图步骤: 1.描出有后肩省的后片原型。2.肩点抬高1cm,袖窿深增加0~3cm。3.肩宽放出2cm同前片。4.找斜交点,以背宽线中点量下2cm。5.延长肩线作肩线与袖中线的夹角,取值=15 : 0.8X前片肩线与袖中线的夹角=15 :0.8∅。6.确定后片袖山高=前片袖山高=●。7.后袖肥中点=前袖肥/2 f/2。8.袖中点往中心线外偏◎/2,确定袖口大=袖口规格14 0.3f。9.后袖口中点与后袖肥中点连线为后对称轴线。10.量斜交点以下袖窿弧长,作斜交点以下袖山弧长,使袖山弧长与袖窿弧长等长。11.胸背宽各减小1cm。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5)

三、纸样法插肩袖1.准备袖子纸样,可以是:袖原型小袖口合体一片袖肘部宽松的袖肘省袖肘部合体的袖肘省袖小袖口合体短袖两片袖袖山底线量上7cm作水平线,与袖山弧的两个交点为对位标记点。2.准备衣身:有肩省的后片和胸省并入吸腰省的的前片.在前后片袖窿上作对位标记,使腋下的袖山有0.3~1cm的吃势。3.衣片与袖子对位点重合,袖山弧与袖窿弧重合5cm左右,描出衣身。4.胸背宽各减小1cm左右,画顺袖窿与袖山弧。5.放平肩斜1cm左右,放出肩宽1cm左右。6.剪出纸样,折叠后肩省,前分割线折叠0.3~0.6cm。7.插肩袖的袖山高和袖肥大可以互相转换,以改变袖子的合体性和舒适性。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6)

四、纸样法插肩袖的脱胸与脱袖脱胸指利用分割线,移出部分侧片。脱袖指利用分割移出一部分袖子。其特点是分岔点以上不作分割线。不作分割线的实质是已转化为连袖.脱胸与脱袖的目的是解决衣身与袖子的重叠量。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7)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8)

各种袖子的款式变化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9)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10)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11)

中袖连袖落肩袖的裁剪方法(四种插肩袖的直裁法)(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