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2)

水洪池,位于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上,海拔1400多米,是济源市地理位置最高的村庄。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3)

蜿蜒盘旋的公路环绕半空,汽车在其中穿越行驶,群山如画。这里山势陡峭,森林茂密,清泉遍野,是一个被大山的黛青与树木的浓绿隐藏的山村。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4)

历经百年风霜的水洪池,除了部分建筑保留着原始的样子,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颇有韵味。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5)

山里有各类果树、药材,在采摘季,人们可以尽情享用山野田园的自然馈赠。山葡萄、柿子、山楂、野生的连翘、种植的山茱萸等等。闲暇,这里的村民摘药材、做葡萄酒,满满地收获着。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6)

农户几乎每家都会养有一些蜜蜂,用着传统的木桶蜂箱,这种蜂箱饲养蜜蜂一年只能取一次蜜,采山上百花而成,蜜的浓度和成熟度都很高。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7)

走进村子,你还能看见自由行走的鸡,安静休眠在主人门口的狗,还有偶尔路过的成群的山羊和牛,支书苗升生平向我们介绍,现在村里面年轻的,都会搞一些养殖业。这些都不愁卖的,经常会有人开车专门来收购。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8)

除了养殖,村里还有230亩地,在路通了之后,从以前的只能种植一季玉米,到现在能种小麦了。但还是靠天收,不能浇地,也还没有实现机械化,还是用双手来割麦、收玉米的。不过,天很给山里人争气,由于植被丰富,雨量也很充沛,作物营养也很丰实。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9)

山里的饮食,也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就地取材,天然种植的农产品,放养的鸡,农家喂养的牛、羊等,用劈开的柴、最原始的柴锅炒、炖,加上自酿的葡萄酒、山楂汁,那味道会让你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0)

村口有一家农家乐,没有牌子,54岁的苗保同已经在这里经营了20多年了,四川的、北京的、郑州的人都来吃过。除了农家乐,村里还有个水洪池度假山庄是1996年建成的,现在是万洋在经营,里面员工介绍说,这里4到10月份的时候,人最多,基本上都是回头客,伏天还有不少人长租在这里避暑。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1)

万洋水洪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一峰向我们介绍说,万洋是水洪池的帮扶企业,今年帮助村民销售了些土豆,为村两委配置一体机,修缮贫困户的房屋,老县委的旧址也正在施工修缮。在旅游方面,他们希望能进自己的一点力。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2)

这里气温常年保持在25℃,是避暑圣地。这里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革命老区遗址、古村落……“山深人不觉,犹在画中游。”让身处其中的你也会不自觉的放慢生活的节奏,在宁静美好中忘记欲望与喧嚣。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3)

“水洪池现在2000口人,常住50口,年龄小的基本上都在城里上学上班。今年村里面就有两个考上济源一中的,近几年考上本科、大专的孩子也有七八个,年轻人在企业里面上班收入也不错。”支书苗升平说。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4)

在村里,我们还见到了老支书苗天才,老人家今年72岁了,但声音洪亮、身体健朗,虽然已经退休,但对村里的事情还是很关注的。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5)

他说:“我们这一代为他们创造了基本条件,水有了,路通了,电架了,但根据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是要有奋斗目标,听党的话,我们要向小康社会发展。”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6)

孩子们要上学,年轻人要就业,老人要看顾,百姓如何安置,古村如何发展,从走出大山到如何走进大山,他的儿子苗升平接过了重担。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7)

至此,我们一行结束了古村的探访,离开时,远远望去,静谧的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8)

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人群的浮躁,大山深处,水洪池在等你。携三五好友,归园田居,一起来一趟归于自然的诗意之旅吧。

乡村美景小溪边(乡村行水洪池)(19)

出品:大为传媒

制作:济源广播电视报

编辑:陈露露

摄影:刘 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