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战例简介(打响平型关战役第一枪)(1)

来到渌口区南洲镇三旺冲村,青山绿树间有一栋始建于民国的青瓦土墙房,这栋土木结构的房子就是开国上将杨得志的故居。故居基本保持原样,故居原来的床铺、书桌、凳子、立柜和洗脸架等都保留在屋内,屋里还有杨得志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图片生动再现了杨得志将军舍生忘死、南征北战的一生,其中抗日战争是他军旅生涯中的重要一环,平型关战役则是他抗战中的重要一战。

“杨得志打响了平型关战役的第一枪。”杨得志的侄孙、杨得志故居管理所副所长杨春明,对杨得志的军旅生涯如数家珍。

平型关大捷战例简介(打响平型关战役第一枪)(2)

杨得志故居

平型关战斗发动之前,杨得志刚刚从延安抗大提前结业,被任命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一上任,就是正面与日军交锋。1937年9月20日,日军二十一旅团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南下,占领灵丘县城,逼近平型关。八路军总部根据战区部署,决定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平型关四面环山,地势险要,一条峡谷古道穿关口而过,西抵雁门,东通京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杨得志从师部接受任务后,带着部队冒着夜雨进入了伏击地域,担任伏击圈“袋底”的任务。

天亮后,风停了,雨住了。除了平型关方向传来稀疏的炮声外,公路上仍不见日军的踪影。战士有点着急地问杨得志:“团长,鬼子怎么还不来?”杨得志回答道:“打伏击嘛,就要沉得住气,有点耐性。”    

果然,上午8时多,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接着隐隐约约出现了汽车的影子,只见头一辆汽车上插着一面“太阳旗”,坐着几十个日本兵,头戴闪光发亮的钢盔,身着黄呢大衣,上着刺刀的步枪抱在胸前。日军汽车就这样一辆接一辆地开进了一一五师的伏击地域。

  上好刺刀的枪膛里压满了子弹,机枪射手们已经在瞄准了,就等着杨得志一声令下。当日军的头几辆汽车开到六八五团阵地的山脚下时,按照师部的部署,杨得志打响了第一枪:“全体冲锋,打!”

  顿时,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开火,指战员们暴风骤雨般地向敌人冲去。日军最前面的汽车已被打坏,着了火,后边的汽车、大车、马匹等互相撞击,走不动了。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1时,1000多名日军全部被歼,坂垣师团第21旅团遭歼灭性打击。平型关战役纪念馆里的资料记载:杨得志的六八五团在这次战役中歼敌500多人。

2010年,当地政府对杨得志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2011年1月3日起免费对外开放,先后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战浮雕墙、军事博物馆、杨得志铜像。现在的杨得志故居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国家3A级景区,已经成为长株潭地区一处新的旅游胜地。“目前正在创建4A级景区。”杨春明说。

【英烈名片】

杨得志(1911—1994),原名杨敬堂,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戎马一生,从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到l979年指挥自卫还击作战,亲历了我军几乎所有时期的战争,从士兵成长为总参谋长,他组织指挥了强渡大渡河、清风店战役、上甘岭战役等著名战役战斗,创造了永留战争史册的精彩战例,是智勇双全、威震中外的一代名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平型关大捷战例简介(打响平型关战役第一枪)(3)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温琳 通讯员/朱刚 张帆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平型关大捷战例简介(打响平型关战役第一枪)(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