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亚洲盘桓着一条蛟龙。这条蛟龙是上古时期的神兽,体形巨大,其头部在印度,身体横卧在越南,而尾巴却在日本,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条恶蛟每次抖动尾巴都会给日本国土带来强烈的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痛。当时在越南经商的日本侨民听闻了这一秘密之后,便在越南会安建立起一座桥,以镇压这条蛟龙的行动,保护家乡不受地震的破坏。这座充满了日本的建筑风格,被当时的民众称为“日本廊桥”。

木拱廊桥用什么原理建造(因镇压蛟龙而建造的日本廊桥)(1)

虽然“建桥镇蛟”只是个传说,但其中却蕴含着身处异国他乡之人对家乡美好的愿景。然而,这座桥的实际意义是沟通了秋盆河两岸日本人聚集区与中国人聚焦区两个地区,加强了双方的贸易和交流,是座名副其实的友谊之桥。

木拱廊桥用什么原理建造(因镇压蛟龙而建造的日本廊桥)(2)

这座日本廊桥建于16世纪末,正式开工建设于1593年,完工于1595年,历时三年完成,因1593是农历猴年,1595年是农历狗年,所以在桥的东西两端分别安置有两尊猴、狗的雕像,故当地的华人也叫它“马骝桥”,“马骝”是粤语猴子的发音。日本廊桥还有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叫做来远桥,是因为1719年越南当朝皇族到访会安,当地政府便取《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意来命名。

木拱廊桥用什么原理建造(因镇压蛟龙而建造的日本廊桥)(3)

来远桥而是由木板横列而成,桥上有匾,上书“来远桥”三个汉字。桥下半部是横跨小河的桥梁,而上半部则是一座寺庙,供奉着白帝和真武大帝的雕像,是一座桥与寺结合的古建筑,所以越南人们也亲切地称它“寺桥”。现来远桥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会安古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来源:http://www.wzdyn.com/越南旅游线路)

木拱廊桥用什么原理建造(因镇压蛟龙而建造的日本廊桥)(4)

后来,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锁国和海禁政策,日本的商人在17世纪中叶纷纷离开了越南会安,这座桥的维修保养便落到了仍然在这里打拼的中国人手上。据当地的史料记载,来远桥先后在1653年、1763年、1817年、1865年、1915年进行多次的大修。大修的费用都是由当地的华商主持募捐,捐助的名义有以公司的,也有以个人的,多则数万元,少则几元。经过多次的修缮,身在越南的华人们渐渐为这座“日本桥”改换门庭,现在看上去已经中国味十足了。

木拱廊桥用什么原理建造(因镇压蛟龙而建造的日本廊桥)(5)

如今,这座由日本人出资建设,华人募捐修缮的来远桥在会安人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方便了古城居民的出行,而且还满足了他们对文化信仰的需求,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对故乡的缅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