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每天的日常安排:学习,吃饭,睡觉。

我看完,体育老师给我们发的文章《钟南山院士学术访谈录:体育融入生活的“主动健康”模式探索》后,我决定把“运动”这个板块也放进去。

为什么?什么原因让我有了改变的想法呢?

本文中解答了很多关于“运动”的问题,其中对我有帮助的有几点:

1.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联系?

2. 运动对精神、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

3. 如何使体育融入生活的“主动健康”?

4. 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看法?建议?

5. 关于运动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对我有用?

思维转变:

我过去是怎么看待运动的?

之前,我没有想清楚运动的意义。只是想当然地觉得,减肥的人才需要运动,而我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就无需运动。

我听说过一个口号,叫“生命在于运动”,而我当时没有深入地去理解它。

不运动会带来什么问题吗?不会,从我目前的状况来看,我每天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但身体依然没事。

我不理解,那些坚持运动的人,他们天天躺着坐着不舒服吗?为什么要用“运动”来折磨自己呢?

所以,我在心里对自己喊的口号是“生命在于不动”。

然而事实上,人体系统的机能是“用进废退”,即长期久坐不动之后,再去运动时,会发现身体的功能在衰退。

我目前,之所以感觉不出来,是因为我还年轻。

假设到了40-50岁,我的身体状况差一点,可能才能真正领会什么是“用进废退”。

这让我不禁想引用宗点老师的话,

人想避免痛苦,而这种“痛苦”属于“意识不到的痛苦(未来的痛苦)”

只有失去了(健康),感觉到痛了,你才会珍惜它。

现在,我了解到,运动与健康是挂钩的。

明天,我具体讲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未完待续……

文 / 反反复复付出

2022.03.21 ,日更的 48/50 天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运动(你不知道为何要运动)(1)

种个模型树 模型=思维模型,树=体系化 47篇原创内容 -->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