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掉了年收千万的公司,那一刻混身轻松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不明”和“不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公司不做事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公司不做事的人越来越多(我关掉了公司人到中年)

公司不做事的人越来越多

我关掉了年收千万的公司,那一刻混身轻松!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不明”和“不智”。

中年男人的“不明”和“不智”表现为:

不知道自己是谁,错误地评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知道别人是谁和世界是谁,没有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角色切换。

这个结论是十五年江湖中打拼,撞了墙、挨了刀、流过血、淌过泪后,不断复盘和反思后得出的结论。

2004年,大学毕业。当时有三个后来证明都不错的方向:考研,考公,支教。这三个我都没选,却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但后来发现也是最难的媒体工作。事实证明,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尽管不后悔,但如果当时考虑下其他的选择,没准会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靠着热血,毕业前的2003年10月,我三次毛遂自荐,终于获得了到省级报社见习的机会。见习期内,没有任何工资,写多少稿子,给多少稿酬。因为热爱,所以一直苦逼地坚持着、战斗着。没有新闻线索怎么办?溜大街!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大街上突发某个大事件,我正好在现场,还恰巧拍了照片,而且还是个独家新闻!唯恐天下不乱者,就是当时我的心态。也是众多记者的心态。2004年,大学毕业前三个月,我居然转正了。当我挂着省报记者的胸牌走在校园里时,豪气干云。那时候感觉自己NB的不要不要的。虚荣心得到了无比的满足。在同学眼中,我就是一颗闪耀的媒体新星。

2006年,已经可以写整版人物稿子的我,决定去北京发展。原因是有三个:一是报社倒闭了;二是混得很牛的记者居然靠着敲诈勒索过生活,让我看不起;三是有兄弟在北京发展,一直在呼唤我。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是个错误的决定。

2006年,到了北京。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东北五环。苦逼熬了两个半月,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此前,取暖费已经交不起了,吃饭都要众筹了。向朋友借了钱,勉强交了取暖费。眼看着就山穷水尽,饭都吃不上了,烟也断顿儿了。这份工作,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得来的。中字头产经媒体。责任编辑。记得那时候的工资是两千多块。北京的冬天很冷,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到街边的路边摊儿吃饺子。一碗饺子五块钱,搁上一勺辣椒油,再加上老陈醋和酱油,搅拌搅拌,一碗正宗的汤饺就出炉了。热乎,又管饱。舒坦!慢慢和同事熟了,和他们去了一次地下餐厅,一个套餐15-20块,让我觉得这帮家伙太奢侈了,怎么能一顿饭吃掉这么多钱呢?!

2007年,因表现出色和华南缺人,我被组织派到了广州,负责华南区的新闻。临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不仅把欠朋友的钱都还上了,还给家里寄了钱,自己的口袋里居然还有两千多块钱。两千多,当时在我的眼里已经是笔小巨款了!这一来,就在广州定居了15年。从东北杀到广州,从最冷到几乎最暖的地方,十五年来,整个人的思维系统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好。可能这一切都是命吧。

以上的叙述是为了表达一个结论:人到中年,男性最大的悲哀是“不明”和“不智”。

为啥这么说呢?从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责任编辑、华南区首席记者、运营总监、媒介专员、媒介经理、企业文化经理、协会秘书长、公司董事长……十五年来,我做了N个角色,当做完这些角色后,我忽然发现,自己悟了。

悟到啥了呢?悟到中年男人一定要“自知”。啥叫自知?就是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是啥出身,自己有啥本事,自己没啥本事,啥事能干,啥事不能干。

为什么这么说?以前,做记者的时候,我经常被甲方乙方丙方夸奖,“才华横溢”“前程似锦”云云。等我自己做了甲方乙方的时候,对于邀请来的记者朋友,也是一样的说法。人在江湖,人家看的是你的背后、你的平台,人家夸奖你的目标是想着你能把稿子写好、发好。然后呢?然后很少有然后。个别的人,可能会成为朋友。但这种概率并不高。当我做记者、做协会的时候,感觉朋友遍天下,人家一说好话,自己什么都干了,甚至搭上人情也要帮人家办好。结果呢?结果就是很少有结果。人,是善忘的动物。

当我做公司的时候,放眼望去,感觉满眼都是生意,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赚钱。经过多次的失败后,才发现,原来满眼的缺失都是生意,遍地都是黄金,但未必是自己的。为什么?你有什么筹码呢?你有什么本事呢?跳一跳能够到的苹果,那才叫生意。如果只能看到,但摸不到,也干不了的生意,那都不是生意,至少是不属于自己的生意。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已经赔了三十几万!

这是什么呢?这就是不自知。

接下来我们说“不智”。

啥叫不智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为不明,所以不智。你看不清楚身边的人,他们可能都是好人,但因为相信,因为你的不明,对他人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所以可能你会损失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当然,有可能也会有其他方面的损失。此外,就是你看不清楚事儿。这是啥意思?就是对一个事情没有适合自己的判断。什么叫没有适合自己的判断?比如,一个朋友和你说,有个项目,大家一起做,一起赚钱,一起分钱。这里面就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判断:第一,这个人是否靠谱?第二,这个事是否靠谱?第三,这个人也靠谱、这个事业也靠谱,但是否适合自己呢?每一个层面,其实都是坑。有的时候,人对事儿不对;有的时候,人不对,但事儿对;有的时候,人不对,事儿也不对;有的时候,人也对事儿也对,但不适合自己,这点才是最难判断的。

因为不明,所以不智。因为不智,所以浑浑噩噩,没有自己的判断、决断和行动!

2022年,经历了三年的疫情,我决定关闭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的公司,选择了另外一个赛道。为什么?太太问我,舍得么?后悔么?我回答:舍得。不悔。为什么?因为,人到中年,用血和泪的代价才换来的自知和判断,怎么能不决断呢?!

以上,就是一个在江湖飘荡了18年的一个北漂 南漂的总结:中年男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明”和“不智”。

自知,未来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