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一生究竟要扮演多少角色才算完整?

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能干的妈妈,却唯独少了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一书一经问世,便成为亚洲10年来罕见的现象级畅销书,因为主人公平凡普通的前半生几乎是每一位亚洲女性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1)

小的时候,因为偷吃了弟弟的奶粉,不得不面对重男轻女奶奶的训斥。

青春期,遭遇性骚扰,却得到同学和爸爸 "不守妇道" 的狭隘偏见。

踏入社会时,优越的工作机会却因为性别歧视一次次流失。

走进婚姻后,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困惑又迎面袭来。

最终放弃梦想成为全职妈妈的代价,就是在公园喝一杯咖啡都会遭到旁人“妈虫”的风凉谩骂。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2)

这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是作为一个女孩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未来经历的。

金智英是一个人,也是所有人。

一个讨论公平的故事

可以说它是一个讨论公平的故事:

中学班里勇敢的女生五人组,因为将学校周围的变态暴露狂绳之以法而被学校记过处分,受到老师的大声指责「女孩子怎么这么不知羞耻,把学校的脸都丢光了,真是不要脸!」

为了更好的教学资源,智英去离家偏远的地方补习。深夜回家的路上遭遇男同学的贴身尾随,在被同车的白领姐姐救了的时候,色狼男生破口大骂“两个臭婊子!”

更难过的是回家以后,非但没有得到爸爸的安慰,反而被严厉的训斥「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补习班?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说话?为什么裙子要那么短?」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3)

大学里作为学霸的学姐,即使拥有人人称羡的完美履历,依然得不到企业招聘时学校的举荐机会。

学姐强烈表达抗议,却被系主任嫌弃「女孩子太聪明公司会有压力的,在学校也是一样,你知道自己给别人多大的压力吗?」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4)

遇到危险要自己懂得躲开,否则问题就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因为要避免给不如自己优秀的男士带去过大的压力,所以得不到工作的机会。

原本的受害者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

「当加害者在担心自己很可能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损失时,受害者则必须做好很可能会失去一切的心理准备。」

就像性侵的遭遇者,作为施暴者的权利一方失去的可能只是名誉、身份、金钱的身外之物,而受害者却可能一生都无法走出这个阴影,遭遇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摧残,更是心灵上的蹂躏,精神上的践踏。

自闭症、抑郁症、精神病……甚至放弃宝贵的生命以求解脱。

又像是近两年更多的走入大众视野的校园霸凌。

因为是未成年人,所以无法判罚高刑期,几年之后出来了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重新享受人生。

可受害的一方呢?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却要用一生去自我救赎。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5)

很多时候,社会的舆论并不站在正义的一方,传统的道德观念看重面子远远过于事情本身的对错。

而作为武器的法律,为了努力的保护每一位合法公民的权利,也无法使得所有的正义都能够得到声张和维护,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

一个“歌颂”伟大的故事

也可以说,它是一个“歌颂”伟大的故事:

「有人说她伟大或了不起,因为一旦挂上那样的头衔,似乎就会变得连叫苦都不应该。」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6)

因为你是妈妈,所以你理应牺牲健康的身体,曼妙的身材,热烈的理想,多彩的社交,为了孩子为了家。

可是这种伟大当是带着赞颂和体谅的,而不是道德绑架的束缚。

在不影响一个孩子健康的情况下,不能因为一个妈妈为了职业发展和保持身材,适当缩短给自己孩子喂养母乳的周期,就说她不爱孩子,就批判她自私,难道不是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妈妈养育孩子的方式吗?

母亲是一个特殊的角色,但请别忘了她最先享有的是生而为人“说不”的权利。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7)

又如在职场的“能者多劳”,因为有能力,就被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多干多承担,连提出合理待遇升级的要求都被视为过分,却忘了这四个字根本不是表扬,而是平庸者对精英者的残酷剥削。

如果你真的认为生活中的那个她是伟大的,就请不要只在口头上给对方颁发听起来闪闪发光的高帽,而是从心底真正的尊重她,维护她。

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给予实际的帮助,在她陷入不合理的舆论指责时,敢于仗义执言,尽力发声。

一个强调表达的故事

还可以说,它是一个强调表达的故事:

第一次来月事的金智英,回家小心翼翼的和父母诉说「听说有些同学的爸爸得知女儿初来月经,送了一束花给她们;有些同学则是和家人一起切蛋糕庆祝。」

得到的却是妈妈此事不值得一提的表态 「这是一件不该说出口的事情,甚至避开直接谈论,只含蓄地舀一勺热腾腾的泡面汤给金智英,表示关心。」

有了女儿后的金智英,在长期“本应如此”的文化压迫下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像人格分裂一样,开始通过扮演身边不同的女性身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有时是自己的妈妈,有时是社团的学姐,似乎这种借他人之口诉说的不满才是合理和正当的。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8)

在内敛的东亚文化里,我们常常忘了怎么表达。

无论是爱还是不满,我们都习惯性的压抑自己,总觉得很多东西不用说出口对方便可以明了,可恰恰是这种安静和沉默让彼此之间渐行渐远,误会徒生,矛盾加深。

所谓生活的仪式感并不一定是刻意的追求,而是给了爱,也给了怨,一个表达的机会和和解的方式。

没有人能成为另一个个体脑子里的小人儿,准确地知道其所思所想,所以请不要吝啬表达你的真实感受,只有说出来,对方才能听得见。

一个弘扬平等的故事

同时,它又被很多人称为是一个弘扬女性主义的故事,可我却认为它争取的不仅仅是性别差异下的平等,更是两性的自由,一种对打破刻板印象的追求。

女生就一定要结婚生子吗?男生就一定要事业有成吗?长得好看的人就一定学习不好?长得健壮的人体育就一定很强?

很多的理所当然不过是荒谬绝伦。

真正的平等是我认可你的不同,而你也尊重我的例外,这些从来都与性别无关。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9)

就像Emma Watson 曾在国际妇女节这天所发表过的观点一样,「女性主义从来都不是对男性的厌恶,只要你相信平等,你就是女性主义者。」(“Feminism is not about man hate, it’s really not. If you believe in equality, you are a feminist.”)

除了公平、伟大、表达和平等,这部小说还可以被定义为很多故事,也可以被很多故事来定义。

只是很遗憾,它并没有一个理想中的 Happy Ending。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10)

故事的最后,叙述的视角变成了金智英的精神科医生,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

在了解金智英的情况后,他站在自己作为丈夫、父亲的角度上,萌生了很多的体谅和同情,也对自己在这两个角色中的缺席表示深深的自责。

然而,这种自省是短暂和情景化的,当他角色转换成为职场中的老板,面对女员工仓促的离职时,他又暗暗下定决心「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因为「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是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

82年生的金智英获奖了么(生而为女没有错)(11)

所以你看,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即使理解也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不管是约定俗成,还是应时而生。

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从来都没有一条所谓“理应如此”的路等着你去按部就班的走完,人生不应该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复制粘贴。

我们不是流水线上等着加工的产品,不能总是期待由别人去改变,来拯救。

想要打破固有的观念,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主动地去思考,去发声,去争取,需要家庭、学校、公司、社会不断的、共同的努力。

因为点滴之聚才能汇成浩瀚海洋,星火之集才能照亮整片天空,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金智英。

文 | 小航在路上

图 |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情感写作小能手##柔与韧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