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饮水保障全覆盖(撸起袖子加油干)(1)

农村饮用水水厂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诉水厂设施

四川新闻网巴中2月21日讯(李朝维 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恩阳区在加快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根据农村用水环境特点,科学规划供水模式,同时利用政策优势,采取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两种方式,大批村民吃水难、用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据了解,2013年至2016年期间,恩阳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实行领导分片挂包,技术人员负责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深入村民家中,逐户走访,一户不落下,精准规划实施项目,逐户验收销号确保村民有水吃。截至目前,恩阳区共完善农村饮水工程2107处,总投资10742.75万元,有效解决了171879人的饮水难,为恩阳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2017年,将解决3.2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A:变化

贫困户喜住新居谈变化 靠“天”吃水不复返

据了解,2016年预脱贫贫困村玉山镇春光村位于恩阳区西南部,距离恩阳城区28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422户1439人,其中贫困户59户194人,幅员面积1011亩,目前该村已如期脱贫。

2月17日,记者驱车来到玉山镇春光村。沿着村道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乡间别墅”展现在眼前,让人应接不暇。2017年的春节虽已过完,但该村的热闹劲儿还未过,三五村民坐在一起摆着龙门阵,有说有笑显得格外开心。记者凑上前去听,村民们正在讲住进新居,用上放心自来水带来的实惠。

据49岁的罗显明介绍,他家以前是土坯房,住在半山腰,距离现在住的地方大约有5公里。“父母亲去世有两个年头,我与妻子都有病在身,家里有个儿子还有两个孙子,儿媳妇嫌家里穷也改嫁他人,家里基本上全靠儿子一个人。家里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后,在春节前期,我们一家子才搬进新房的。”罗显明对记者说,不过这是他们家过得最开心的一个春节。

罗显明的妻子赵玉英指着他家门口的自来水表对记者讲,“你看这水表和水管都是新的,这些是水管站工作人员连夜安装好的,确保我们入住有水吃、过好年。”赵玉英说,“以前住在山上,出门全是山路,出行很不便。吃水要靠挑,水井离家有四百多米远,挑水回家是上坡,遇上下雨也得去。如遇上天旱,还得跑到隔壁村挑水吃。”

脱贫攻坚饮水保障全覆盖(撸起袖子加油干)(2)

赵玉英的新居

自来水进村到户很方便 村民告别“水桶”时代

“记得有一年刚开春不久,遇上天下着毛毛雨,家里要准备做午饭,结果没有水做饭。我挑起水桶去挑水,在回来的半道上摔了跤,一个水桶被摔坏,水全部倒在地上。随后,又返回去打水,最后靠手将水提回家。”记者注意到,赵玉英讲到这里,声音格外显得低沉。

罗显明接过妻子的话对记者讲,“以前靠挑水,洗个澡都很不方便。现在则不一样,自来水安装到户,告别了水桶时代。水直接到厨房、卫生间,做饭、洗澡很方便。这水经过消毒后,比较卫生、干净、有保障,水价还便宜,用得打心里放心。”

据恩阳区水务局包片技术人员袁绍政介绍,罗显明一家用上自来水只是恩阳区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在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上,是根据当地环境,选取较好的水源与充足的水源,采用优质的设备,为农村居民供水。在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中,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要求,100%的村民用上放心水,力争“不落下一户”。

B:背后

环境因素致超时长工作 入户调查至关重要

据了解,恩阳区幅员面积1156平方公里,辖区有27个乡(镇、办事处),43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余万人。恩阳区主要属米仓山南麓丘陵地貌,境内地质主要构造为恩阳向斜褶皱带。

针对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难度,关公镇水管站负责人王彬告诉记者,主要体现在前期走访入户调查,听取村民意见,寻找优质充足的水源。“以骡动山村为例,海拔位置高,地形为山林较多,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大量时间用在寻找合适水源和入户调查上,也是恩阳区的贫困村。”

王彬讲,入户调查至关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2016年下半年,骡动山村农村饮水工程的前夕。我下村做入户调查那段时间,早上起床吃完早餐出门,晚上回到镇上已是11点左右。我清晰的记得最远一户,当时早上8点出门,坐了半个小时车后,又走了2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达村民的家中,听该村民的意见。做完笔录回到镇上,已经是下午。”

脱贫攻坚饮水保障全覆盖(撸起袖子加油干)(3)

贫困户赵玉英向记者介绍她家的水表

创新模式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逐级签下“军令状”让村民放心用水

“通过户户见面,锁定供水模式,最后确定项目规划图。紧跟着就是项目施工,这个阶段要稍微轻松一些,但必须每天在现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调解一下矛盾纠纷。”王彬说,“施工期间要预埋水管,水管要经过村民田间地头,乃至房屋前后。因为这块是没有赔偿的,有些村民不愿意,经过多次协调村民还是不接受,实在没有办法。后来想到让村民去做村民的工作,工作开展较为顺利。”

据了解,在骡动山村饮水项目实施期间,全员没有节假日,经常工作至深夜。“去年父亲生病在成都住院,作为儿子理应照顾年迈的父亲。因妻子上班没有时间照料父亲,整个工程又正直关键时期,我不能离开现场,没有办法情况下,妻子选择妥协,请假照顾父亲。”王彬说,“这事直到现在,我内心一直非常感谢妻子。”

通过近2个月时间,骡动山村一千余村民全都吃上放心水。据介绍,通过水务部门多举措,深入一线创新工作模式,逐级签下“军令状”。在2016年底,计划内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全部按时按质完成,让大批村民如期吃上放心水。

脱贫攻坚饮水保障全覆盖(撸起袖子加油干)(4)

骡动山村村民鲜文信把记者带进厨房,参观她家里的自来水

C:升级

科学规划多途径确保村民用水 利用机制“套牢”农村饮水安全

近年来,恩阳区创新农村饮用水“两上两下”工程规划流程,促进散户饮水工程技术改造规范有序;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科学保障了村民的饮水安全。

2016年,恩阳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438万元,解决3.481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建卡贫困人口1.8480万人、非贫困人口1.6339万人),实现省级脱贫人口饮水安全任务的122.8%,水质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

据了解,随着脱贫攻坚的提速,恩阳区发挥生态优势,立足后发赶超,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恩阳区正处“换档升级”关键时期,城、乡、村的变化巨大。针对2017年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工作计划,恩阳区水务局分管领导周峰民副局长表示,将对农村饮用水领域进行全域谋划,分点突破。“全局上下一条心,扭成一股绳,攻坚克难。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程如期完工。让农村居民有水用,用好水。”

此外,从恩阳区饮水安全管理局获悉,针对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水厂,将加快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实行对水厂进行24小时监控,保障农村水厂健康发展。同时,在2017年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持续采取领导分片挂包责任制与技术人员负责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项目资金统一管理制,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转。建立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制度,巡查需有现场记录笔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