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1日宣布分步启动12-17岁在沪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今天,全市多个区启动15-17岁在沪学生疫苗接种工作,他们主要涉及新高二、新高三两个年级组。

上海一学生(上海15-17岁学生今起)(1)

今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位于汶水路116号的静安体育中心接种点看到学生及家长陆续前来,新高三学生小陆接种完毕后说,“就是有点疼,其他没啥感觉,接种完上学更安全一些。”

上海一学生(上海15-17岁学生今起)(2)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此前接受采访时披露,国产疫苗已通过相关临床试验证实,在12-17岁人群中同样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次在沪学生接种,疫苗有科兴、北生两款灭活疫苗供选择。

为给学生疫苗接种做充分准备,全市各区做足功课。以静安区卫健委为例,全区开设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集中接种点为学生群体服务。区卫健委主任叶强告诉记者,从后台数据可见,预约8月14-22日接种疫苗的学生总人数为7239人(静安区内15-17岁总人数近8000人),这个双休日预约接种人数达 3245人。以静安区为例,学生接种人数与区内疫苗接种能力匹配,预计这个周末即可完成一半15-17岁人群的第一针接种。

上海一学生(上海15-17岁学生今起)(3)

上海一学生(上海15-17岁学生今起)(4)

保障接种安全,静安区16个接种点均配有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医疗保障力量(2位医生、2位护士、1名儿科医生、1名心理咨询师)。此外,市120医疗救护车在静安区安排10辆,分布在16个接种点的5分钟车程内,确保及时处理。

静安体育中心作为集中接种点,场地开阔、流程便捷。据悉,此地最大容量可完成1.5万人接种,迄今已完成160余万接种量。今天预约在中心接种的学生共有600余人。

记者在接种点还发现:整个流程配置与成人接种一样,同时设有急救保障区域,完善心理健康疏导等。叶强透露,下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开设夜场服务,以此满足更多学生群体接种需求。

上海一学生(上海15-17岁学生今起)(5)

接种现场,学生网上预约、家长陪同、到场排队、扫码验证、讲解注意事项、按部就班……记者发现,以往数排接种点,今天按需开通,两位来自学校的志愿者老师一早也就位,为学生接种做服务工作。

上海一学生(上海15-17岁学生今起)(6)

来自扬波中学的德育主任宋晋贤老师主动报名志愿者,“事实上,学校8月12日已召开主题班会,通过科普宣传疫苗安全、有效等,打消家长顾虑。校内也有已满18岁的学生完成了疫苗接种,我们邀请学生讲述亲身经历和体会,帮助更好在学生中建立免疫屏障。”

新高三学生小陆来自区内风范中学,妈妈彭女士说,“孩子以前除了一系列强制免疫外,还打了水痘疫苗。这次学校一启动相关工作,我们就在健康云上登记预约了。”巧的是,彭女士两针灭活疫苗也在这一接种点完成,流程对她而言相当熟悉,“这里离家近、宽敞又干净,今天下雨人更少,顺道来接种疫苗不耽误事。”

医学专家同时提醒,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联系接种点,由后者给予处置指导。

学生接种疫苗后,不要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鱼虾等海产品,以减少食品对身体造成的不适以及可能产生的过敏等。如平时没有海鲜等过敏史,以及有吃辣椒等的饮食习惯,则可按照日常饮食习惯。

来源: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