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1)

马薇薇曾经这样形容陈铭,“陈铭是个标准人,父母慈爱,夫妻恩爱,孩子可爱,所以打辩论一年四季呼唤爱。我经常挖苦他鸡汤王,可是这个世界啊,却因为他这样的人,才让我看到一点点希望。”

文 | 燕玉涵 编辑 | 奎因

12月8日,是《奇葩说》第五季总决赛的日子。晚上八点一过,“陈铭 BBKing”这几个关键字已经开始刷屏。彼时,他正在长沙录制一档电视节目。

原定的采访时间在12月9日上午,但由于节目组临时增加了录制环节,时间上起了冲突。为了保证一个整块的采访期间,在跟陈铭老师的太太刘吉桦老师——同时也是他的经纪人——紧急协商后,我们把采访时间改到了12月9日节目录制结束后。但这个结束的时间谁也无法确定。

那一天的录制从早上8点开始,直到凌晨00:53,我才收到刘老师的信息,节目录制刚刚结束。考虑到时间太晚,刘老师先是征求了我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在陈铭老师夺冠当天的半夜两点多,我们在酒店大堂开始了这一次专访。

凌晨两点,这个白天人来人往的地方一下变得空旷而安静起来。只有清洁人员偶尔经过,在一旁打扫着地面和公共设施。

没过两分钟,刘老师和陈铭老师挽着手臂走了过来,手中拿着三瓶水——给我也带上了一瓶。

陈铭第一次上《奇葩说》还是跟黄执中、胡渐彪一起,作为踢馆赛的三大魔王之一。那时,三人整齐划一地穿着深色西服,黑皮鞋,打着领带,乍一看跟对面穿得五花八门的选手形成了鲜明对比,当下被马东戏称为“首都殡仪界的三位代表”。

在这个不怎么正经的舞台上,陈铭似乎一直都是那个最正经的人。每一次亮相都是西装革履,他从不说段子,讲究的是逻辑、知识和理性。第五季中,队友杨奇函曾调侃道:“要想赢,学陈铭,上价值,搞煽情,穿西装,打领带,宇宙中心呼唤爱。”然而即便是“呼唤爱”,陈铭也不忘站在逻辑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夺个冠都如此周到

在第五季《奇葩说》总决赛观众投票选BBKing时,陈铭微皱着眉头,接着抿了下嘴,眼神在屏幕和舞台之间快速地切换着。相对于以往比赛中的稳健自如,这一次在《奇葩说》的舞台上,陈铭极少见地表现出了紧张。

夺冠的那一刻,队友齐刷刷起立为他鼓掌,而他却似乎没反应过来,缓了几秒后才迟迟从椅子上站起来。站起来时,他原本皱着的眉头依然没有散开,显得有点无措,摆着手指接连说着“我没想到”,目光有一瞬间飘向对面。其他队友纷纷过来拥抱他,有一刻,他的眼神里闪过激动和欣喜。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2)

高庆一连声对他说着“You deserve it”,陈铭的目光又总忍不住飘向对面。以一票之差再次获得亚军的颜如晶此刻正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她仰着头,强忍着自己的眼泪。接受完队友的祝福,陈铭立刻走向了颜如晶。太多人围在一起安慰她,陈铭甚至找不到一个说话的空隙,只是走过去紧紧握住了如晶的手。在马东总结完票数后,陈铭转过身对他说:“马老师马老师,我如果说这个题的反方,一定没有如晶说得好。”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陈铭啊,真是连夺个冠都如此周到。

尽管在节目中穿西装打领带的人不只陈铭一个,他看上去依然是最正的那一个。不知是不是巧合,大多数时候,陈铭都刚好站在普世价值的那一方,加上经常讲些正面的例子,无论辩什么最后总能扯到“呼唤爱”这个层面,因此被马薇薇调侃“鸡汤王”。

“这其实就是朋友间的调侃,却无意间被放大了。我一直不觉得我的语言是鸡汤。大家叫我’爱神’我还是蛮开心的,因为我确实喜欢呼唤爱,但大家叫我’鸡汤王’我就觉得很尴尬。”在陈铭看来,鸡汤跟非鸡汤的区别在于有没有逻辑支撑。如果一句话具有逻辑支撑,它是个道理或观点,没有逻辑支撑,那才是鸡汤。

>从“爱神”到“封神”

《奇葩说》制片人李楠楠说,她对陈铭最初的印象来源于余秋雨的评价——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年轻人,而这个“会说话”则是他多年辩论训练的结果。

几季下来,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她渐渐发现了陈铭在意的事情,也会时常惊讶于他的知识储备。“一开始觉得他动不动把那些点拿出来举例是因为他需要这么做,可能是为了辩论的输赢。因为他的整个辩论技巧太好了,大家会只注意到那个部分,觉得他是在运用。但是后来就发现,他确实对他的家人、对他的爱人和孩子心非常重。”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3)

第四季开始时,陈铭专门发了一条微博,“都第四季了,想试试看,不呼唤爱了,我还有没有可以说的话?”那时,陈铭基本找到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和方向,也是自己享受其中的,即每一个辩题背后要有一个学理性落点。“我希望它有一个知识落点,然后在上面开花结果。”

胡渐彪、周玄毅和陈铭等几位熟识的辩手曾经常一起去打表演赛,而他们最怕的就是碰上周玄毅出辩题。

周玄毅是哲学系副教授,他出的经常是一些很“形而上”的题,作为辩论题很不好打。“全世界我看了这么多辩手,能够好好handle住周帅出的辩题的就只有陈铭,所以陈铭在华语辩坛有一个外号叫’鼎器’,因为什么鬼放进去都能煮出东西来。”胡渐彪说。

胡渐彪跟陈铭一起参加过《奇葩说》,他评价陈铭“是一个操作效率极高的辩手”,“一开始看奇葩说的时候,他出点还比较一般,但到第四第五季就发现他独立出点能力超强,他已经变成一个全方位辩手了。这种辩手面临的难题就是接下来的瓶颈,这无关强弱,因为该强的地方已经强到了,剩下的就是喜欢与否。”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4)

(左起)胡渐彪、周玄毅、黄执中、陈铭合影

第四季,陈铭连输了六场,大家开玩笑地叫他“六叔”。他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风格。

到了第五季,他跟詹青云的精彩开杠被观众誉为“神仙打架”,跟在名字后面的词条变成了“封神”。

但无论“六叔”还是“封神”,对于陈铭而言,都不会再成为影响他的名号

>从小优等生

一般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普遍发生在初高中时期,但中学时代的陈铭一直都是父母口中那类“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成绩优异、按部就班。

陈铭的父亲是一名警察,长期在外工作,大多数时间由母亲带着他。母亲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她从护士转行做律师,自学考下了律师资格证。她把这种要强延伸到了陈铭身上,从初中到高中,母亲一直都在学校旁边陪读。

读高中时,陈铭的母亲就租住在学校旁边的一所居民楼里,从校门左拐步行两分钟就能走到。房间有个阳台正对着学校操场,而操场的另一头就是教学楼。陈铭的教室在五层,而他们租住的房子在六层,从阳台望过去没有任何遮挡就能够看到陈铭的课桌。“严格意义上讲,只要我妈有一个望远镜,她就能看得到我在看哪本书。”陈铭说。

从阳台向下看,左拐后的那条路就是进校门的。从进了校门到走进教学楼、上楼梯、进教室、到座位上坐好,只要站在那个小小的阳台上,整个过程都能尽收眼底。

这两分钟的路程里,有一家奶茶店是陈铭的最爱。他经常走到店里买一杯奶茶,再拿着奶茶出去。在店里等奶茶做好的时间是阳台上看不见的,而那个时间他感觉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我走出去之后手里会端着一杯奶茶,有足够的理由解释为什么在这里待了两分钟。其实那两分钟也干不了什么,但是你就会觉得”,陈铭深吸了两大口气然后说道,“喘息啊。”

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陈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他有选择恐惧症,不擅长做决定。而18岁以前的人生,母亲帮他做好了无数决定,包括报考这个专业。

从进大学起,陈铭就不再去理发店了,他一心想把头发留长——男生留长发可以作为一个人特立独行的标志。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5)

大学时期的陈铭

他还把留长的头发挑染了一缕黄色,扎成马尾束在脑后,穿着黑色皮衣骑在一辆被他拆了排气管的摩托车上。那辆摩托车的排气量是250cc,最高时速可达120km/h以上。骑车经过时,轰鸣声炸响了宿舍楼下的街道——这正是陈铭拆掉排气管的目的。

那时候最流行的网络游戏莫过于传奇和魔兽世界,陈铭也曾沉迷于此。在大一那一年的圣诞节,他开始了为时七天的“网吧包夜之旅”,一直持续到元旦。过了元旦,他回到宿舍开始补觉。睁开眼醒来的时候,他没有问室友几点,而是问的今天几号,在得到答案后,他意识到自己睡了整整一天还多。

一下从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和母亲的掌控中挣脱出来,高中时憧憬的自由如今变得唾手可得,陈铭开始肆意地挥霍。他努力使自己看起来不一样,积压了十几年的顺从一下冲破了那道保护层,爆发成了反叛。

>辩论之路

当年,陈铭被选入武大WTO学院。但因为家庭原因,最后又转回了播音系,而当时刘吉桦正是他们的专业课老师。

虽然当年考入的是播音专业,但经历了转出又转回的过程,陈铭在刘吉桦看来已经算是“半路出家”了。“她觉得我不是她直系带起来的,不亲。加上我当时那种混不吝的样子,我在她心里就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形象。”

陈铭则觉得这位老师美丽而有气质,同学们都称她为“月亮女神”,“因为她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高冷。”大二一整年,陈铭跟刘吉桦私底下从来没说过话,“本科阶段对她是属于仰望,比较遥远,像星辰,她的影响是指引性的。”陈铭把这份崇拜和景仰一直藏在心底。

在WTO学院时,陈铭曾入选院辩论队,参加学校的金秋辩论赛。当时陈铭被辅导员坤姐力荐为队长,带领这支刚刚组建的队伍在第二轮中打败了上一年的冠军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闯进“八强”一举成为当年金秋辩论赛的黑马。

事实上,陈铭的辩论才能很早就开始显现了。陈铭的母亲是一名律师,在他小时候,母亲就会下意识地训练他说话的方式。

小学三年级,一天晚饭过后,陈铭想出去打半个小时篮球,母亲起初不同意。陈铭哭了,开始撒娇,母亲马上说,“只要我再看到你因为这件事流眼泪,你以后就永远去不了了。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加剧矛盾。你现在用三个点来说服我,为什么可以让你去打篮球。”

陈铭想了想,娓娓道出了三个理由,“第一,我现在身体还在发育期,打篮球有助于我长得更高;第二,现在刚吃完饭天还亮,等下天一黑就完全打不了;第三,打球有助于我结识新朋友,巩固兄弟情谊。”母亲听了以后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陈铭去打球。

现在回想起来,陈铭觉得这应该就算是辩论的启蒙,“有一个立场,然后用观点说服她。”

转回新闻学院后,陈铭由于院系身份原因暂时离开了辩论赛场,但他对辩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刘吉桦也喜欢看辩论赛,那时她的偶像是1999年曾经获得国辩最佳辩手的路一鸣。当听说陈铭也打辩论时,刘吉桦就去看了一下。那也是第一次,她开始正眼看这个不靠谱的大男孩。

陈铭的对手是当时在武大文学院就读、后来成为央视主持人的徐卓阳。刘吉桦预先已经知道了陈铭准备的内容,但是当陈铭进行结辩时,她惊讶地发现,他现场讲到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是提前准备的,却依然表达地流畅而滴水不漏。刘吉桦震惊于他严谨的逻辑和高超的辩论技巧,而这一面她是之前从未看到的。

为了追上刘吉桦的步伐,陈铭选择了考研,继而考博。研究生期间,陈铭重新进入了辩论队——这是刘吉桦心底的一个小梦想。“她说要是身边能再出一个路一鸣那样的该多好啊,我说那没问题,我可以打。”

于是在2010年和2011年的国辩,陈铭连续两年带领武大辩论队杀入决赛,并斩获了“最佳辩手”的称号。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6)

2015年,陈铭参加星辩

>“她不在就会死”

马薇薇说,每次邀请陈铭做些什么事情,他的第一反应都是:“好,我去问问我老婆。”

辩论时陈铭也经常提到妻子,每每讲到两人之间的相处,他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幸福和甜蜜,甚至毫不掩饰自己那“可怜巴巴”的家庭地位。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7)

武汉陈铭个人资料(专访标准人陈铭)(8)

陈铭、刘吉桦夫妇的日常撒狗粮片段

为了追刘吉桦,陈铭为她做过很多很多事,或死皮赖脸或深情款款,大到考研考博留校当老师,小到当司机送礼物。刘吉桦比陈铭大7岁,她从他的老师变成学姐又变成同事,最后成为了他的妻子。两人的爱情故事后来成为了武大校园里的一段佳话,甚至充满了传奇和浪漫的色彩。

现在,刘吉桦不仅是妻子的角色,还是陈铭的经纪人。陈铭出差录节目,行李都是刘吉桦收拾。“其他几位嘉宾或者主持搭档穿什么衣服,人家都会发给她,所以我出门带几身衣服,分别怎么穿,都是她来决定。她相当于经纪人 服装组。”陈铭说,“平时出门也是,如果她说了就穿那一身,没说我就随手抓。”

陈铭用“她不在就会死”来形容自己的生活能力。

录制《奇葩说》时,陈铭可以连续六天都吃赛百味,而且永远是同一款面包,金枪鱼六寸全麦。“琢磨辩题时整个人就钻进去了,完全无暇去想其他的,比如吃什么。”

但只要刘吉桦飞去探班,陈铭的生活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她来了完全不一样了,伙食搞得很丰盛,饭后还有水果、甜点。因为她是个很细致的人。”

马薇薇也碰到过来探班的刘吉桦,“她不多说话,默默在一边给陈铭熨衣服擦鞋,有时顺手还帮我打理衣服。”

刘吉桦曾去台湾学术交流,在那边待了两个月。那段时间,陈铭每天都会跑到校门口的一家台湾餐厅吃饭。点完菜,他常常拍个视频或照片发给刘吉桦,对她说,“这是个台湾餐厅,我坐在这里吃,你在台湾吃,我总感觉我们在一起。”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newmedia@nbweekly.com。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