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迈瑞溪镇散落了无数个古村落,虽然没有大宅深院,但古老的人文印记依稀尚存,在苍翠的林荫下,葱绿的田洋边,风土民俗悄然延续了千余年。走进其中任何一个古村落,足够让人感受人文与自然的淳朴与瑰丽。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

北桥村,又称卜乔村,古属曾家西都,现今位于瑞溪镇东部,与永发镇毗邻,是一个南渡江沿岸的鱼米之乡。自明洪武年间始祖肇基于此,已有600多年历史。整个村子田园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瓜果飘香。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2)

据称,村名取自“卜尔百福,乔居众望”之意,后因当地方言谐音改为北桥。然而,我更趋向于古村落村名的意思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取自临高方言的音译。北,通“卜”、“博”,临高语中的意思为“口”。“桥”意思一时不明,结合村子地处南渡江和支流交界处的地理位置,也许通“水”。临高语中的“北桥”,也许就是“水口”的意思吧。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3)

北桥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积淀深厚。明朝万历年间,走出了个举人,名为陈时政,是陈氏渡琼始祖陈豪的第十六世孙。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4)

《光绪澄迈县志·卷八选举志》有载:万历甲午科,陈时政,曾家西人。由琼山学中式,任赵州知州,升开封府同知。由此得知,陈时政是明朝万历甲午(1594年)年中的举人,应该是从琼山县学考取的功名,先出任赵州(河北石家庄赵县)知州,后升升任开封府(河南开封市)同治。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5)

陈时政出任赵州知州一职的事,同样见于《光绪直隶赵州志 卷五官师表》。但是,有关他升任开封府同治的史料却寥寥无几。《光绪开封府志》、《康熙开封府志》等开封史料里均未能找到他任职、或上任后的更多事迹。兴许是因为明末社会动荡,因此史料多有缺失之故。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6)

虽然史料记载有限,但提及陈时政,村中老人皆有耳闻,有关他的故事都能说出一二。古时,北桥村有陈姓、李姓两大族人。随着人丁的繁衍,村中土地有限。为了子孙后代的发展,陈李两姓必须要有一姓迁出。两姓族人对此商议多次均未能得出结果,毕竟不能没有理由让一方迁离故土。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7)

看着村中陈姓、李姓的学子都喜欢读书,也都比较聪明,有人出了个主意:哪一个姓的学子谁能考中科举,哪一个姓就留在村里,另一个姓就得搬迁出村去。这一提法都得到两姓的支持。明朝万历年间,陈时政不负族人厚望考中举人,反观李姓学子无一高中。因此,李姓族人言而有信,搬离村子,迁到了南渡江北岸的大城坡村,与北桥村隔江相望。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8)

当前,村中现存牌坊遗迹一处,乃是陈时政中举时树立的“亚魁坊”,也就是史料中记载的“大夫坊”。从牌坊残缺的匾额上,可辨认出“魁”字。坊石侧边,还刻有“广东省监察御史口口口为甲午科口口乡试第六名陈时政立”( 口 为无法考证确认的文字)。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9)

牌坊即便被完全破坏,零乱的构件散落村中各处,然而从粗大的石料和硕大的文字来看,依然无法掩饰他曾经恢弘的样貌。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0)

村民说原先村中曾留有陈时政故居,那是一座五帖大宅,前后五进院落,正中间为堂厅,左右各有两有两房并列。主屋屋檐共有十四支柱子,十七路瓦,彰显着主家的身份与地位。令人惋惜的是这座规模恢弘、气派不凡的大宅,由于后人保护古迹意识不强,终究经不住岁月侵蚀,轰然倒塌在历史长河之中。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1)

卜乔陈氏宗祠坐落于村子南部,始建于明朝,陈氏裔孙大成公兴众后重修于清朝。2003年,村里众人再次择地卜吉重修,现为两进仿古建筑。大门红联一对有云:卜祠立地光前裕后丁财旺,乔木参天根深叶茂福泽长。横联:颍川堂。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2)

祠堂内屋除了置有先人牌坊,还有一个牌坊尤为特别,乃是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不难看出,北桥村先人崇师重教,或曾在村中立有私塾,教导族中子弟。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3)

内屋横梁处高悬一匾,名曰“五马专城”。从匾上文字可知,该匾是钦差巡抚保定筹府提督紫荆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学曾为奉政大夫开封府同知,前直隶赵州知州陈时政立的贺匾。立匾年月是万历庚戌年(1610年)仲春谷旦。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4)

原古匾在动荡年月时,被拿到村外大东洋的一条水沟处当桥板。幸得有心人把匾上的文字抄了下来,才使后人重造古匾有了依据,也得以让后世了解到陈时政更多的故事。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5)

“五马专城”出自常见于古诗词。汉时以四马载车为常礼,惟太守则增一马,故“五马”是太守的代称。根据古籍,“专城”同样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结合古匾上其他文字,“五马专城”应是指恭贺走马上任一方大员之意。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6)

《光绪澄迈县志》还刊录了陈时政一首名为《挽贞烈为林惶春妻徐氏作》的古诗词,系为同郡邑庠林惶春的妻子徐氏而作。徐氏是位贞节烈女,也是一位感动琼州府的女人。年仅19岁,嫁入林家。不想恩爱的日子才过了两年,丈夫便撒手离去。她痛失丈夫后,拜别公婆,选择自缢,走上了不归路。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7)

至今,在澄迈大边村仍伫立着后人为她立的贞烈坊,保留着夫妻二人的合葬墓。她的事迹在《古今图书集成》、《广东通志》等史料里多有记载。可见,在当时徐氏凄美的故事感彻天地,在古琼州府家喻户晓。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8)

嫠岭当年紫气弥,玉人引义自明时。

矢心惺语双环在,附耳幽情尺练知。

诀母簪留冰骨古,荣夫花带雪香奇。

世间不少男儿事,回首孤标绪正蕤。

这首古诗,通篇56字,因物寓理,意味兼备。前半部分,将徐氏凄美的故事娓娓道来;后半部分,赞赏了徐氏坚贞、高洁的品行,实为一首深情动人的挽诗。

海南十大姓氏祖先(海南第一大姓始祖16世孙)(19)

诸如北桥村一般的古村落,瑞溪镇远不止一个。每一个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文遗产。在广袤的琼州大地上,各自散发出各自别样的人文风情,有待我们探访,去揭开她们神秘的人文底蕴。#跟着头条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