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养鱼的哪个阶段,水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1)

图片来源丨Pexels

当鱼生病了、失鳔了、跳缸了、升天了,这时候会有人跳出来,很有优越感的说,哈哈,你的水质不行,不死鱼才怪。这货多半是键盘侠或死鱼太多造成了严重并很难修复的仇视心理。

在任何时候保持冷静,做好自己,不要受别人影响。一点点学习养鱼知识,变得强大,才是最有力的打脸。这篇文章,不堆官腔,只谈经验。

丨温度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2)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摄影丨kimdonkey

鱼是变温动物,不能自己调节温度,所以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除了金鱼、锦鲤这种生存温度区间特别大的,大部分鱼都需要用加热棒调节水温,避免温度失衡导致鱼生病甚至死亡。

家中常备加热棒是个好习惯,同时有个温度计,方便大家准确的监控温度。如果担心使用加热棒期间会断电,可以准备个电瓶,以备不时之需。

丨酸碱度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3)

图片来源丨Pinterest 作者丨Jennifer Buckner

酸碱度,也叫PH值。它的范围是0-14,中性是7,可以用PH试纸测试大体酸碱度,低于7是酸性,高于7是碱性。

不同的鱼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先确定要养什么鱼,然后再调整水的酸碱度,市场上有酸碱度调整液,可以考虑入手。

有一些水草可以小幅改变水的酸碱度,有需要的可以在入手前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丨硬度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4)

图片来源丨Pexels

硬度是指水里钙、镁离子的含量,测试硬度的工具有硬度试笔,调整硬度的产品也有那种调整液。

基本PH值高,硬度就高一点;PH值低,硬度就低一点。虽然这俩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俩是成相同变化趋势的。

其他,有一些底砂,石头,也会改变水的硬度,在调节硬度方面,可以考虑使用这些石头增加硬度。

丨溶氧量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5)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摄影丨sir_moon

溶氧量就是氧含量,有些鱼对氧含量比较高,需要增氧泵大量增氧,有些需要的氧含量没那么严格,正常过滤系统就能满足。

这方面没有什么可说的,根据具体的鱼类具体对待,反正溶氧量稍微多一点没事,少了肯定会有事。

而且为了保持水的通透性,最好保持水质的清澈,不要喂油性大的饲料,否则油质飘在水面,会导致水质下降,对溶氧量也有影响。

丨盐浓度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6)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摄影丨tetrakiss

很多文章中可能不太会把盐浓度单独择出来解释,因为这个很初级。但盐浓度跟鱼的健康太有关系了,平时盐浓度保持在0.3%-0.8%都没什么问题。

但不能没事就加盐,盐浓度高了,是会影响鱼的正常呼吸的。一旦高于0.8%,就算是药浴了,如果长时间泡在高于1.5%盐浓度的液体中,体表的粘膜就会遭到破坏。

平时换水时可以少量加盐,鱼生病时,可以考虑用加点盐辅助治疗,然后异型鱼不耐盐。如果一定要用盐,尽量少放。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7)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摄影丨tetrakiss

至于一些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只要正常晒水,换水,定期换洗滤棉(我比较懒,一个月换洗一次),每半年分批清洗或换洗滤材,基本没问题。

养鱼技术怎么看水质(弄懂水质五要点)(8)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摄影丨peter_forster

对于新手朋友来说,养一些皮实的鱼,保持好温度、酸碱度、硬度,算是开始养鱼了,再控制好溶氧量、盐浓度,可以正式进入新手期了。

其他的窍门也好,经验也好,都是经过时间沉淀,一点点积累的。像养鱼这种终生大事,一口吃不下,最好拉长战线,小口多吃,循序渐进,对胃的消化也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