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匮肾气丸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下《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共收方剂262首,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其所载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很多方子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那么下面要和大家说的金匮肾气丸就是其中之一。

金匮肾气丸可以补肾阳虚和肾阴虚(到底是治肾阴虚)(1)

肾气丸因方出《金匮要略》故此得名金匮肾气丸。

大家先来对比下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方剂构成: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山药、酒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炮)

对比上面两方可以看出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基础上添加了桂枝附子两味而成。

《金匮要略》主要治肾阳气不足症。表现为腰痛脚软、半身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增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水肿、糖尿病、脚气等。应与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症区别使用。

金匮肾气丸可以补肾阳虚和肾阴虚(到底是治肾阴虚)(2)

那么金匮肾气丸中的药物配伍的作用是什么呢?

干地黄(现多用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肾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山茱萸,味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涩精气的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气,固肾精的作用。山药和山茱萸合用可助地黄补肾填精之功效。附子和桂枝可以温补肾阳,补益肾气。茯苓健脾益肾,泽泻、丹皮可以控制虚阳浮动,茯苓与泽泻又可通调水道、渗湿泄浊。

金匮肾气丸可以补肾阳虚和肾阴虚(到底是治肾阴虚)(3)

金匮肾气丸中附子和桂枝的用量很少、意在微微生火、助生肾气。所以这也是此方叫肾气丸的另外一个原因,阴中求阳,少火生气。

通过上面的介绍,朋友们是不是已经很明确金匮肾气丸的到底是补肾阴,还是补肾阳的了呢,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对症,如果一说到肾虚就去吃六味地黄丸或者是金匮肾气丸,这样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