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阔的神州大地上,聚集着数量众多的人口,但这些人口多聚集在中东部地区,越往西北人口越少。而产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水,由于地形原因,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而导致了人口和经济的不均衡。

为了平衡这一现象,“南水北调”工程便由此诞生,但这项工程无论从实施还是后期投资建设都非常巨大,于是有人提出了“天河工程”。

南水北调天河工程(比南水北调还牛)(1)

著名工程

南水北调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地面调水工程,将水从资源丰沛的南部地区调到干旱缺水的北部,从而缓解我国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但由于此项工程实施起来难度较高,且在地面上耗资巨大,持续使用考虑到投资过大,因此我国著名水利专家王光谦院士提出了“天河工程”。既然从地上调水不容易,那么能否考虑从天上调水呢?

南水北调天河工程(比南水北调还牛)(2)

基本简介

天河工程就是这样一个从大气空间进行跨区域调水的工程,通过对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让天上的水直接再分配,从而解决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若这一工程得以完美实施,每年都会增加50多亿立方米的水运输到西北地区,相当于350个西湖的蓄水量,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西北地区的发展。

南水北调天河工程(比南水北调还牛)(3)

但所谓“风无相,云无常”,地球大气系统往往变化多端,研究显示,这些蕴含着充沛水汽的“大气河流”的平均寿命只有20个小时左右,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细小的天气要素变化而发生改变,若要想进行空中调水,那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水量源。否则仍然解决不了西北人们靠天吃饭的命运。

南水北调天河工程(比南水北调还牛)(4)

三江源

而据科学家们长期调查发现,我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和三江源地区都存在稳定的水汽运输带,而“天河工程”就是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空中调水。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据专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

而且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水源,还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其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的面积,且地处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再加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的扎陵湖和扎陵湖,因此三江源保护区有了“中华水塔”的美誉。

南水北调天河工程(比南水北调还牛)(5)

如此丰富的水源,不仅为“天河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还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保护区内分布着7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植被丰茂, 草木旺盛,动植物多样,对周边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图片来源于携程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