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大工程专家论证的结果(没经过气象专家论证)(1)

文|青的蜂

用人工干预方式改变大气水汽分布,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黄河流域,这是创新构想还是当代神话?近日,一项名为“天河工程”的星箭研制计划引发争议,多位知名气象学家在媒体上公开反对。

“天河”,气象学称为“大气河流”,天气预报中经常应用。所谓“天河工程”,就是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将本该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到黄河流域去,美名曰“空中南水北调”。想法听起来不错,但这样一项已经上马推进的工程,居然只是一些水利专家的大胆设想,而没有经过气象学界的集体论证!

回溯其决策轨迹,2015年该计划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青海省科技厅和青海大学的经费支持;2016年,“天河工程”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结果没有通过;此后转而申请科技部的“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项目,虽然通过了,但这只是一个友好交流、国际合作性质的项目,“含金量”可疑。

复盘整个过程,“天河工程”从头到尾都是几名水利专家和地方部门推动的,没有让气象专家参与其中,更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而在他们看来,这是个“既没有科学基础也没有技术可行性的荒诞幻想项目”。由此要问了,程序如此不规范,意见如此不统一,依然被批准了,依据在哪里?理由是什么?

必须要说的是,我们鼓励勇敢做梦,但梦想必须尊重科学规律。过去,总有一些人以为人定胜天,把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甚至无视一些专家学者的反对,结果不仅目标没达成,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这样的教训还不够醒目吗?“天河工程”也是如此,即便做到,我们确保它能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吗?

让科学的归科学,让行政的归行政。不管一些决策部门批准是为了什么,尊重科学规律、集纳专家意见,是程序的重中之重,是决定项目能否批准的关键所在。

当前,中国人有眼界也有能力支持创新构想,也愿意花钱支持迈向未知领域的探索。但这样不讲科学、不讲道理的项目,人们不会支持。

【校对】冯志坚

【作者】 丁建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南方名记~叮咚快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