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中名词用作状语,是名词活用的一种现象。名词用作状语,这是从明细语法功能角度说的;如果从词类的角度说,这一现象则称名词用如副词。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某些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外,用普通名词作状语,如历史地分析问题,是。一般说来,普通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只见于一些偏正关系的语词或词组里。如云集,蚕食,瓢泼,瓜分,席卷,瓦解,狼吞虎咽,风餐露宿等等。

​但是,在文言里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是常见的。关于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状语是容易认识的,就是对刚接触文言文的人也不易误解;而易于误解的是普通名词作状语,所以,着重说明普通名词作状语的问题。

文言文状语修饰什么词(文言用词法名词作状语)(1)

名词作状语

文言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结伴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式、状态。文言中常常用名词作比喻来形象地描述行为动作的方式、状态,实际上是用名词作状语。这类状语一般译为“像……一样(似的)。”

《狼》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没多久,一只狼干脆走了,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

句中名词——犬,修饰动词——坐,作状语,犬坐,译为像狗一样地坐着。

《小石潭记》中“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谭西南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如游蛇那样爬行,忽现忽隐,都能看见。)

句中名词——斗、蛇,分别修饰动词——折和行,作状语。斗折译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译为像蛇那样爬行。

《中山狼传》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有一只狼挡在路中,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句中的名词——人,修饰动词——立,作状语。人立译为像人一样直立。

《冯婉贞》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拿着刀带着盾,像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像鸷鸟那样勇猛的搏击。)

句中名词——猱、鸷,分别修饰动词——进和击,作状语,译为“像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像鸷鸟那样勇猛的搏击”。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听到这话之后,袒露上身,背着荆条通过蔺相如宾客的指引到蔺相如家请罪。)

句中名词——肉,作状语,修饰动词——袒,但不是比喻方式,肉袒,译为上身袒露着。若按比喻方式去理解,肉袒将译为像肉一样袒露,既让人费解,也讲不通,这种情况要注意结合文章整体,来美化翻译语言。

文言文状语修饰什么词(文言用词法名词作状语)(2)

跨越

二、表示对人或物的态度。表示对人态度的名词状语的含义,就是对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态度,通过名词状语表示出来。这类状语一般可译为“像对待……那样地……”或“把……当作……”的意思。

《孙子吴起列传》中“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齐将田忌不仅赞赏他,而且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

句中名词——客作状语,修饰动词——待。客待之,就是用客礼有待他,可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

《鸿门宴》中“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刘邦说:您替我把向波招呼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地对待他。)

句中名词——兄,修饰动词——事,作状语。兄事之译为“像对待兄长那样地对待他”。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彼秦者……,虏使其民。”

句中名词——虏作状语,修饰使令性动词“使”。“彼秦者……,虏使其民”译为“那个秦国像对待俘虏似的来驱使他的百姓”。

文言文状语修饰什么词(文言用词法名词作状语)(3)

坚持

三、表示所用的工具。表示行为动作所用工具的名词状语,可用“用(拿)……”的形式翻译。

《愚公移山》中“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于是愚公就带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打石头,挖土快,用簸箕、箩筐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句中名词——箕畚作状语,修饰动词——运,说明“运”所用的工具。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译为用(拿)簸箕、箩筐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陈涉世家》中“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宋留率军叛变投降秦国,秦国把宋留押送到咸阳,用车分裂宋留以示众。)

句中名词——车作状语,修饰动词——列,表示所用的工具,车裂译为“用车分裂”。

《中山狼传》中“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狼,快离开!不然,我就用拐杖打死你。)

句中名词——杖,用于动词——杀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所用的工具,杖杀汝译为“用手杖打死你”。

文言文状语修饰什么词(文言用词法名词作状语)(4)

得到

四、表示处所。表示行为动作发生处所的名词状语,可用“在(当)……”的形式去翻译。

《高祖本纪》中“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往骊山服役,在途中不少人逃跑了。)

句中名词——道用于动词——亡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处所。“道亡”译为“在道上跑”。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我没有办法,只好改变姓名,隐蔽踪迹,在荒草中行走,在露天歇宿。)

句中名词——草、露,分别修饰动词——行、宿,作状语,表示行、宿的处所。

本文主要讲述了名词作状语常见的基本情况,通过大家熟悉的文言文中的语句描述,从各不同的方式描述名词作状语常见的四种表示的方式、态度、工具、处所的情况,让每位读者更加清楚的理解名词作状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