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其中《精卫填海》是文言文。

这些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甘于奉献的女娲。

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精卫填海预习(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预习指导)(1)

一、单元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卫填海》通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形式,体会故事的神奇,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个性。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帝、日”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精卫填海预习(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预习指导)(2)

三、学习生字词

1、会认字

本课要求认识4个生字,可以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灵活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读准鼻音“溺”。多音字“少”有两个读音,在文中读四声,课文已标注拼音,可借助拼音自主正音,再通过扩词“年少、少女”加深理解。可根据字形和字义区别识记“曰”和“日”。“返”,在读准字音后,可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意思,如“往返,返回”。

2、会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5个字。它们结构各异,“帝”为上中下结构,“曰”为独体字,“返”为半包国结构;“溺、衔”都是左中右结构,“衔”各部件等宽,“湖”左边要窄一点。注意辨析容易混淆的地方,如,“曰”相对于“日”,字形扁一些;“溺”相对于“弱”,加上了偏旁三点水;“衔”的中间部分与右边部分不要写错。

4、多音字(为是多音字,如图)

四、学习课文

文言文的学习,要充分朗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出停顿,并熟读成诵。

1、主要内容

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被淹死后,化为精卫鸟。为了不让东海再伤害别人,精卫经常往东海里投树枝和石块,目的是要填平东海。

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精卫填海预习(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预习指导)(3)

2、课文分析

《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即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第二句前半部分交代了填海的起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文中多为单音节词,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接近,如,“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故”是因此的意思,“堙”是填塞的意思;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区别,如,“少女”在文中是“小女儿”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