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致敬经典简析(1)

文人墨客自古多愁善感,感情丰富,文笔细腻。能言普通人所不能言,能写普通人所不能写。所谓“一粒沙上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心情悲痛时,见美丽的花落泪,听鸟儿欢唱反而更加忧伤。这是诗人独特的感受,用唯美的文句传神精准的表达了出来。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却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诗的作者是具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他身经“安史之乱”,饱受离乱之苦。家庭困顿,遭遇不幸;国家战争,烽火连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具有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所以吟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作为普通民众,皆有七情六欲,亦有喜怒哀乐。伤感之时,离别在即,我们同样都会有“见别人之喜生悲,听别人之乐添愁”这种反向的感受。此时,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达这种复杂情感就恰如其分了。因此,这两句诗引起了无数人们的普遍共鸣。这也正是该诗句被千古传诵,而又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了。

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致敬经典简析(2)

作者/竹林幽听雨

原创/美文

插图/网络选录

202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