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了,这几天好热闹、摩肩接踵啊。我没去凑那个热闹,过几天再去吧。

去参观的朋友们看啥呢?看古代文化,看前辈们的发明?我呢?还是喜欢古语与文物的关系。

我一直在收集研究洛阳土语,对这个“鬻”字特感兴趣。大家认真看,上下结构,笔画很多,但非常有趣。

鬻字的下面是个“鬲”,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这个古代炊具我在二里头文物仓库拍到过…

粥zhōu:1.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2.像粥的东西。粥是多音字,也可以念“鬻yu”。

洛阳人说:“锅鬻了…”就是汤锅溢了,得赶紧掀开盖子呀。

用现代语言理解:锅里熬着粥,溢锅了。洛阳土语就是:鬻了。

下面是锅,上面是粥,合成为“鬻”,这个字造的有水平吧。

国家文物洛阳出土兽面(看文物说洛阳土语)(1)

国家文物洛阳出土兽面(看文物说洛阳土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