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1)

张居正像

张居正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2)1525年—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3)1582年),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根据“历代登科数据库”中的张居正人物小传记载,“字叔大,一字伯端,号太和。湖广荆州卫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第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右中允,侍裕邸讲读,右谕德,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终官至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赠上柱国,谥文忠。”

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4)

数据库收入的《嘉靖丁未科进士序齿录》,把张居正一家几代的学历都给公之于众了。其中,“父文明,生员”。生员,也就是秀才。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20岁中了秀才后,屡试不第。

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5)

而张居正自幼聪慧,两岁开始识字,12岁就中了秀才,13岁那年参加乡试原本有希望中举,但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爱惜人才,有意让这位神童接受“挫折教育”,硬生生让张居正落榜了。

直到三年后,张居正才通过第二次乡试中举。不过这时他才16岁,实现了父亲张文明数十年未能达到的目标。

20岁,张居正第一次参加会试,居然又落榜了。这次,没有幕后操作。多年以后,张居正在给儿子张懋修的一封信里反思道:

“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

意思大概是,第一次考上之后,骄傲自满,不认真补习应试知识,反而四方闲读,结果失败了。

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6)

明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说的名言(张居正当一名学霸)(7)1547),23岁的张居正再次入京参加会试,二战告捷,从此走上仕途。

张居正的儿子们也科场得意。《嘉靖丁未科进士序齿录》:“子:嗣修,丁丑榜眼;懋修,庚辰状元;敬修,庚辰进士……”

张居正的考试经历也是格外有趣。可谓学习太好也是一种错。

因为太出众,反而让考官给他挫折教育;因为太出众,自己也飘飘然,又经历一次挫折。

张居正的考试经历,也是科举史上的一段趣闻了。

文字:周晓竹

责编:王子墨

编辑:孙岱 吴亚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