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胯下赤兔马,手中偃月刀,两道卧蚕眉,三缕美髯须,满脸重枣红,策马横刀驰疆场,夜读春秋心如月,人称武圣关云长。
关公,超越了历史人物的范畴,演变成了传统民间信仰,发展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历朝历代,关公与孔子文武并称,分别建庙宇供奉祭祀,海外关公庙甚至远超孔子庙,所以很多人说关公已经不单是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的精神。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忠、义、仁、勇、礼、智、信”,“忠”则人在曹营心在汉至死不渝,“义”则华容道捉放曹一诺千金,“仁”则老黄忠马失前蹄举刀不落,“勇”则单刀赴会威震江东英杰,“礼”则护两嫂秉烛垂立通宵达旦,“智”则水淹七军武勇绝伦更兼谋略深沉,“信”则富贵不淫我且去挂印封金为初心,所以说关公的文化和精神,已融入进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像生活中周围的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关公文化的传播者,我也对关公精神充满敬意,对民间关公显灵故事,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我们都以关公精神为信仰,都以关公传说故事为文化,我们就在文化之中辩真伪。
就说洛阳伊川的胡家集,洛临路旁的这座关帝庙,据说此乃关公显灵圣迹,百姓建庙祭祀关公圣灵。古关帝庙建于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有关资料记载,当年,有三位道长慕名而来,认定胡家集是关公威灵显圣之地,遂四处化缘,合集十方善信、长者、居士,推崇关羽之浩然正气及忠勇大节,并广为传述以教化人心,继而,大兴土木,戮力同心,修建庙宇,成就弘法功德,并塑关圣金身,称作“关庙”,日夕供奉,香火不绝。
依《三国演义》所言,关公显圣共有七次,除此之外再没有显圣。关公被害当晚是第一次,麦城托梦周仓王甫;第二次就是在玉泉山,与普净长老相会,经点化大悟后释然;第三次在孙权的庆功宴,惊得孙权率将下拜,吕蒙倒地而死;第四次,孙权送关公首级与曹,曹操笑看关公首级,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惊吓得昏死过去;第五次是托梦与刘备,请求刘备起兵报仇,结果刘备和张飞也都死了;第六次,关兴遇到仇人吴国的潘璋,是潘璋部将害死关羽关平的,关公显灵助关兴将潘璋斩杀;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蜀军奉军师命令攻打羌兵,关兴和张苞分别被围困,关公显圣分别救了他们。
其实,关公显圣之处,估计到处都有,罗贯中说了七次,就不会再有了吗?《三国演义》的作者,又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考古专家,他说没有就没有了?何况再者说了嘛,就是显灵不显灵,到底谁说了算数,关公在哪儿显灵,有什么历史依据,科学来说都没证据。不是有句说法么,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有关帝庙的地方就有关公显灵圣迹在流传。
话说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四年,蜀国五虎上将之首,关羽率军从荆州出兵,北伐襄樊(襄阳、樊城),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襄樊之战开始,关羽围困二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却遭遇特大暴雨,导致“汉水溢流”,以致于水淹七军。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俘获于禁,重创曹魏,威震华夏。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国吕蒙偷袭荆州,关羽无奈败走麦城,最后阴沟里翻了船,关羽父子被吴国俘杀。
众所周知,关羽那是因为大意才失了荆州,落得千古名将竟被小小蟊贼欺,不执行军师的“联吴抗曹”,结果当然很严重,但刘备没有生气,只有心痛的感觉。其实,这只是意外,在此之前,关羽还是彰显了一代名将的全局观和战略家的风采。
之前为了能够顺利攻克襄樊,关羽派人深入曹操腹心,策动许昌和洛阳周边地区的农民起义,从内部动摇曹操政权的根基。《三国志胡昭传》记载:“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固率将十余吏卒,依昭住止,招集遗民,安复社稷。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贼。”
根据关公文化彭允好文,汉末陆浑所处今伊川与嵩县,受蜀将关羽的领导或指示,组织义军发动起义,破坏曹魏政权的统治,为关羽大军北伐襄樊、攻取许昌、兴复汉室创造了有利的态势。
汉末的陆浑地域,今天的伊川和嵩县,是关公北伐的一环,关公生前精心谋划,遇害后首级在洛阳,是故关公在此显圣,百姓在此建造关帝庙,关公与后人互为感应,“兴复汉室壮未酬,忠义之概撼天地。”三国时期以后,关公不但被历代帝王所神话或加封,在民间各地也都被奉若神明,老百姓称其为“关公”或“关帝爷”,建立的关帝庙数不胜数。
关公属于儒家文化,也属于道教文化,称其为:汉寿亭侯,万能之神”、武财神,关帝圣君,伏魔大帝,武圣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等等。甚至,佛教文化也将关公纳入其中,中国佛教称关公为伽蓝神,伽蓝神是佛教里守护神的通称,寺院都建有伽蓝殿供奉关公伽蓝神。
关公在中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影响力无与伦比,甚至超越了孔子,因政治因素而排斥孔子的,但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关公文化的。洛阳关林庙是关公首级安葬之地,现在洛阳市以关林庙为中心,顶层整体规划并高标准打造关公文化圣地,不但借以提升洛阳副中心城市的文化品味,而且借以促进并增强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