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大闹天宫解密(一起来读西游记五)(1)

大闹天宫是西游记中非常精彩的一段,不管是原著描写还是电视剧的演绎,都非常的热闹。但是孙悟空为什么要闹天宫?人每做一件事都是有其目的性的,孙悟空当然也不例外。他访仙学道,为了长生不老;去龙宫是为了找武器。那闹天宫是为了什么呢?有人说为了当玉帝,可孙悟空在被太白金星招安前,从来就没想着上天。可见这根本不是原因。

我们想要了解孙悟空闹天宫的原因,首先得搞清楚几件事情:

1、孙悟空师承何人。

2、怎么开始闹天宫,闹到什么程度。

3、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孙悟空的授业恩师是菩提祖师。但关于菩提祖师这个神秘人物的来历,作者并未给出。众多读者也是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如来佛,有的说是太上老君,有的说是准提道人……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此人绝对是佛派中人。原因如下:

1、他传道的地方在西牛贺洲,而西牛贺洲正是佛教的地盘,(原著中如来说“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如果是别的派系在此开山立派,那肯定是不允许的。

2、给孙悟空起名字时,说到门中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这些均乃佛门弟子名字常用字。3、菩提祖师自己的名字叫做“须菩提”,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这就很明显了。但正是这个名字,恰恰说明不是如来佛,如果是如来的话,他不会化用这个名字,自降辈分。

我分析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应该是观音菩萨,原因如下:

1、观音对如来执弟子礼,借用佛陀弟子之名最合适不过;

2、孙悟空闹天宫时,观音知道孙悟空能耐大小,所以推荐二郎杨戬去,当时怎么说的:“陛下宽心,贫僧举一神,可擒这猴”、“着他(杨戬)助力,便可擒也”。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自己教出来的徒弟,有多大本事心里一清二楚;

3、寻找取经人路上遇到八戒、沙僧,给他们取得名字都带着“悟”字(猪悟能、沙悟净),明显就是和孙悟空同辈;

4、第七十七回,如来收大鹏,悟空喊如来“佛爷爷”;

5、为什么不让悟空说出师承,就是怕坏了自己的好名声,塌了人设(当然不让说也是为后边闹天宫考虑)。

不管菩提祖师是不是观音菩萨,就说这个佛门中人为何要传孙悟空本领?我们前边说了,人做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一般师父收徒弟无外乎以下几点:

1、收学费,养家糊口;

2、继承衣钵,以免技艺断绝;

3、光耀门派,扬名显赫。

可菩提教悟空呢,一条也不占。而且怎么说呢:“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徒弟犯错,又不是什么大错,训几句就完了,干嘛非要开除,而且不走就性命不保。又说“哪里有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菩提半点恩义都不讲。

而且为何知道悟空就一定惹祸?知道要惹祸,严加管教不就得了?还说到:“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师父。由此可见,培养孙悟空就是要培养一个“坏孩子“,但不能让人知道是谁培养的。

孙悟空回花果山后,是怎么样接触到天宫的?先是去龙宫找兵器。看龙王是怎么做的: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试问假如老龙王不知道来的是谁,就如此隆重地迎接吗?而且上来就问“几时得道,授何仙术”,这明显就是早有人打过招呼了,而且试探试探悟空听不听话,会不会说出师承来历。

再看拿了兵器后,又要披挂,龙王随便给一副不就得了,虾兵蟹将穿得随便找一套嘛。可偏偏说没有,而且还出卖兄弟,说“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这不明显的“坑弟”嘛。哪知人家猴子不去,龙王不得已让兄弟们过来。此处就奇怪了,东海龙只说让三兄弟来,没说什么事,可三兄弟却每人都带着一件装备,而且正好是一身。试问这又不是钱,出门带着它干吗?

“闹”了龙宫后,过了些日子(书中没写多久),被两个鬼差带到了幽冥界。十代冥王怎么说的呢:勾错人了。连孙悟空都知道“官差吏差,来人不差”,冥王岂能不知。而且如果就这样糊涂执法,恐怕早就下岗了。所以也是有人故意引导孙悟空到这来闹的。

闹龙宫和闹地府中间隔了一段时间,但东海龙和冥王告状的时间却是一样的,这就很有意思了,老龙王为何不早告呢?明显是两件事一起告更有震撼性,听起来更严重。

玉帝看完状子后,听从太白金星的意见,把孙悟空招安了,封了“弼马温”,悟空嫌官小,下界去了。玉帝又满足了他的要求,封了个“齐天大圣”。由此可见,玉帝还是比较爱惜人才的,觉得孙悟空有点本事,而且人又机灵。可孙悟空为什么还要犯错呢?自然是有人布局引导的。

刚刚封弼马温的时候,孙悟空连问都不问这官的大小,可是等了半个多月,才忽然问起自己的官的大小,然后才嫌官小下界去了。

后来封了齐天大圣后,偏偏在蟠桃园边上建造齐天大圣府,这不明显诱惑猴子犯错嘛。可惜孙悟空不去偷桃,于是有心人更过分了,直接让猴子去管理蟠桃园,让你天天看着,看你还能忍得住吗?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蟠桃园是不需要管理的,原文说:“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 到此携桃设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岁不比往年了,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这就说明以前蟠桃园是没人管理的。而且孙悟空每天偷吃,桃子日渐稀少,土地和力士是瞎子吗?显然是故意不报。

七仙女被定了一周天,这一周天具体是多久不太清楚,但肯定是有一段时间了,这么长时间七仙女不回去,王母就不起疑?

孙悟空去蟠桃会的路上遇到了赤脚大仙,按照赤脚大仙去参会的时间来算,其他参会人员也都应该到了。可等孙悟空都喝醉了,还是没有人来,不奇怪吗?明显赤脚大仙就是个探子,探查孙悟空去没去会上捣乱,如果没去,还会有人安排把孙悟空引到会上去。

等到了兜率宫,竟无一人。马上开蟠桃会了,太上老君竟然带着所有人去找燃灯古佛讲道去了,而且连个看门报信的都没有,这实在是不正常。

至此孙悟空算是彻底和天庭闹翻了。玉帝不得不派兵捉拿,但是派的谁呢:四大天王、李天王、哪吒太子、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这些人本事如何?我们不太清楚。但降服孙悟空后,玉帝请人赴会,参加围剿猴王的人里边只提到了九曜星官。可见下界擒妖的人地位都不高,本事都不大。

那孙悟空本事大吗?也一般!连二郎杨戬都打不过,而且从八卦炉出来以后,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就和他打的不分胜负。玉帝就纳闷了,这么一个本事平常的猴子,到底是哪来的底气给我这瞎捣乱呢?自古佛道相争,十有八九是佛教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一大堆人能收拾了孙悟空,可玉帝都不派,偏偏派人去请如来佛,因为怀疑是他安排的(请如来是一招臭棋)。

如来佛当然知道玉帝的怀疑,但不能承认啊,所以一来就先澄清自己:

1、我不认识你孙悟空(你原来是个猴精);

2、你替不了玉帝(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3、你投降皈依我佛吧,说明以前不是我佛门中人(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但孙悟空不知道内情啊,所以如来没办法,只好把他降服了。可降服孙悟空这段描写很微妙:“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这个“轻轻“用得很妙啊,如来很照顾他啊。

而且如来回灵山时,还安排人给孙悟空吃铁丸子、喝铜汁。要知道孙悟空刚刚被烧了49天,按五行来说,体内正缺少金(火克金),所以如来这明显是在为孙悟空补充能量啊。

那么闹天宫的结局是什么呢?

1、孙悟空是最大的受害者,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2、如来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道教的地盘上,扬名立万,被请吃饭,还收到一堆礼物:王母的大株蟠桃数枚、寿星的紫芝瑶草,碧藕金丹、赤脚大仙的交梨二颗,火枣数枚。要知道如来的身份,一般的小礼物肯定是拿不出手的,所以这些绝对都是好东西。

3、天庭损失了什么呢?仙丹、仙酒、蟠桃、还有些百味珍馐,佳肴异品。其实这些也算不上什么损失,本来就是让人吃的。最主要的是被孙悟空伤了面子。

那么大闹天宫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是如来安排人去寻找了一个“坏孩子”,让这个坏孩子去道派捣捣乱,探探虚实,在这个过程中,也了解到了有多少道派的人是真心的投靠了佛教这边。偏偏玉皇大帝弄巧成拙,让如来又漏了脸,展现了自己的超强法力,等于打了天庭(道派)的脸。

我们看一个例子:寿星来了以后怎么说的:“始闻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宫煅炼,以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干如来善伏此怪,设宴奉谢,故此闻风而来”。这是干什么?这是打太上老君的脸啊,太上老君可是道祖啊。老寿星你夸如来就夸吧,干嘛要踩老君啊。

至此,如来感觉时机差不多了,是时候大肆扩展自己佛教的信徒了,于是就开始准备传经。这也是为什么大闹天宫完了以后,作者紧接着就写要传经。

可以说,大闹天宫的结果,是如来得到的好处,比他自己预想的还要多。归根到底,大闹天宫是佛道相争的一个试探,孙悟空不过是一个牺牲品。不过好在其还有一定的本事和作用,所以如来并未将其消灭,而是留下来继续为自己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