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昌龄,以边塞诗尤为出名,有“七绝圣手”的美誉。30岁进士及第,历任汜水县尉、江宁县丞,41岁因事获罪被贬岭南,51岁被贬为龙标尉。

王昌龄千古送别名句(王昌龄被贬龙标)(1)

当时有朋友柴侍御即将离开龙标前往武冈,王昌龄为他送行时写下这首七言绝句《送柴侍御》,虽然有些伤感,更多的是深情体贴的宽慰: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别诗通常伴随着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王昌龄这首诗诗构思新颖,否认这份伤感后,宽慰友人:即便分隔两地,也能共享一路青山、一轮明月,宛如就在一处。

柴侍御,友人担任“侍御史”的官职;沅水是湖南西部的河流;武冈和龙标皆在湖南,相距100多里地,算不上特别遥远。

王昌龄千古送别名句(王昌龄被贬龙标)(2)

诗的前两句以流水相连两地,点明送别的主题,“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沅水的波浪连接着武冈,“我”送你离去不觉得有特别的伤感。

江河相通,一衣带水,一个“接”字点出两地相邻的事实,既然离得不远,相见并不太难,那么送行时不见特别感伤,也是理所当然的。

诗的后两句充满了奇思妙想,先是肯定,后为反问,“青山一路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路延绵不绝的青山分隔两地却同沐风雨,头顶同一轮明月的光辉怎么会是两地呢?

王昌龄千古送别名句(王昌龄被贬龙标)(3)

两地水路相连,陆地上却隔着一片连绵青山,王昌龄嘴上说着不觉伤感,其实哪能没有半分感伤呢?只是强势地将离愁压在心底,嘴上依旧安慰友人,同时传达出自己心中的思念:两地相知,情同一心。

“青山”虽然遥远,却能风雨同行;“明月”洒下的光芒照耀的是同一个故乡。

王昌龄没有戳破的小心思:自今而后,青山沐雨时、明月当空夜,便会抑制不住思念之情的泛滥。相信柴侍御得到这首诗后也会产生类似的心情,思念也是双向的。

王昌龄千古送别名句(王昌龄被贬龙标)(4)

从“送君不觉有离伤”到“明月何曾是两乡”,读懂了王昌龄“宽慰”的言外之意,就会明白“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真谛。离愁别绪双方都有,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且对友人殷勤体贴,何尝不是真挚情谊的一种表现?

自2020年爆发新冠疫情以来,“青山一路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无意中刷屏网络,衍生为两地一心共渡难关的响亮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