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毛主席在他的书房里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当他看到杜平将军的时候,脱口而出:大学生哩!杜平连忙说:主席,我上的那个大学算不了什么。毛主席说:你上的那个大学,是湖南长沙群治大学,不过,私立大学也有好的啊!

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1)

开国中将杜平(1908年-1999年3月4日)

杜平,1908年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黄茅镇螳螂坑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期聪颖好学,靠成绩优异获得的公助金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业,后考入湖南长沙群治学校。早在中学时期,杜平就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冬,他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农会。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人民军队中的漫长革命生涯。

大学生受到毛主席称赞

1929年,21岁的杜平从湖南群治大学辍学回到了家乡江西省万载县,从事中共秘密工作。第二年的4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杜平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个月后的一天,杜平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那天上午,杜平所在的军部进驻江西永丰流源一处店铺里,还没放下背包,他就看到对面店铺的门口插着一面大红旗,上面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总指挥部”。他径直来到门口朝总部里面瞅去,正好看到毛泽东和朱德谈笑风生地送军长黄公略出门。就是这次“谋面”,让他得到了为毛泽东和朱德送信的机会。

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2)

杜平

1931年9月上旬,红军的第三次反“围剿”战斗捷报频传。军长黄公略找到杜平,让他立即带上一个加强连,去给毛泽东和朱德送信。杜平不辱使命,顺利地将信送到他们手上。当晚,毛泽东同杜平拉起了家常。当得知杜平上过大学时,毛泽东欣赏不已。

朝鲜战场失去一个肾脏

杜平将军晚年回忆最多的,是在朝鲜战场上的岁月。他全程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批入朝,最后一批回国。杜平将军有一副很奇怪的“盔甲”,从胸部一直护到腰上,几乎每天都戴着。因为在朝鲜战场上,他受过严重的伤,断了好几根肋骨,也摘去了一颗肾脏。

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3)

1953年7月24日,彭德怀司令员在开城前线视察。左一为杜平。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时候,杜平是志愿军政治部主任。一天,战斗正酣,杜平要到前线去视察。他坐在吉普车上,头顶上美军的飞机在不停地往下倾泻炸弹,杜平对驾驶员说:“开,往最前线开,要死我们死在一块儿。”车子离前线越近,头顶上的飞机就越多。吉普车在炸弹的碎屑里左右穿梭,突然,一颗炸弹落在吉普车的一侧爆炸,巨大的冲击力一下子就将车子掀翻,驾驶员和杜平的警卫员被气浪掀出车子,只受了些皮外伤,而杜平,却被吉普车拦腰压住。被压住的那一侧肋骨断了好几根,肾脏也保不住了,只好摘了。医生给他做了一副钢铁“盔甲”,让他每天戴着,直到去世。

婉言拒绝金日成的“邀请”

杜平曾经撰写了一本书:《在志愿军总部》,较详细地回忆了朝鲜战争。然而,有一点他没有写进去,就是金日成曾经点名要他当大使。

金日成和杜平的关系很好,战斗打得最艰难的时候,金日成和自己的部队走散了,于是便和杜平接触很多。当时,中国首任驻朝大使倪志亮因病卸任回国,当有人询问金日成中国驻朝大使人员时,他就点了杜平的名字。

1953年3月,北京来了电报,要杜平火速回国,接受一项新任务——被任命为驻朝鲜大使。他思考再三,觉得自己的心还是在部队,并不适合外交部工作,于是,他到中南海找彭德怀帮忙。彭德怀答应帮他和主席说说看。几天后,杜平详细地向毛泽东解释了自己不愿意当驻朝大使的原因,认为自己还是在部队工作更合适。

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4)

杜平将军向毛主席敬酒

毛泽东经过考虑,接受了杜平的意见,并决定亲手写一封信向金日成解释。

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

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沈阳军区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兼军区政治部主任的杜平,非常关注“节约”二字。当时,刚刚遭受了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比较困难,“节约”成为国人共渡难关的一项重要政策。1960年秋,杜平携军区机关工作组来到雷锋所在的工程兵十团,就在这次深入基层的检查中,雷锋的名字进入他的视野。

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5)

雷锋

部队向杜平汇报了很多有关雷锋节约的故事,还特别讲到雷锋入伍前当工人时,就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入伍后工作学习一直表现优异,当年就被评为“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并荣立二等功。杜平越听越感兴趣,当部队同志说到雷锋做了很多好事从来不留名的情况时,他感慨道:“雷锋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在和平时期建军史上是罕见的。”由此,杜平认定了雷锋这个典型,要求有关部门注意收集整理雷锋的事迹材料进行宣传。此后,杜平一直注重对雷锋的教育培养,一直关注雷锋宣传的进度和深度。

1962年8月12日雷锋在执行任务时牺牲,杜平将军亲自组织雷锋事迹展览和话剧《雷锋》的创作,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为雷锋的事迹向全国宣传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体现了高级领导干部的远见卓识。

1999年3月4日,杜平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他是雷锋事迹的背后推力者)(6)

爱好书法的杜平将军

杜平将军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出生入死,身经百战,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本文系《祖国》杂志社赵娜据相关资料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