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大古都中,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前后共诞生了88位皇帝,其中清朝都有包括乾隆在内的10位皇帝,每位皇帝都有数位皇子,多数皇子最后都会分为王爷、贝勒,每个王爷贝勒都有自己府邸,通常被称为王府。

北京胡同四合院内部情况(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1)

在北京众多王府当中,循郡王府应该是最低调的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方家胡同13-15号,地处故宫东北角,距离故宫较近,只有不到6公里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说它低调,是因为王府并没有被保护起来,东院是小学,西院成为民宅。

北京胡同四合院内部情况(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2)

循郡王,原名爱新觉罗永璋,于1735年出生,1760年亡故,虽然是乾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并没有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死后才被追封为循郡王,永璋一生有四个老婆,两个女儿,后来还是他的继子绵懿按照贝勒府的级别建造的循郡王府。

北京胡同四合院内部情况(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3)

循郡王府坐北朝南,原有建筑面积达到1210平方米,正院在西侧,如今成为方家胡同小学的校舍,东院是一组完成的大型四合院落,相当于王府的后院,有前院、中院和后院三个院落,每个院落布局基本相同,条石铺设的院落,房屋为土木结构,雕梁画栋,保存完好。

北京胡同四合院内部情况(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4)

虽然循郡王府的主体结构保存完好,但是东西两院都已成为民用房,尤其是西院,成为市民的住宅,或许是北京住房紧张的缘故,许多院落修建有临时住房,这些临时住房不高,也没有经过统一规划,不规则地布置在院落的角落,使得原本整齐划一的王府看起来十分杂乱。

北京胡同四合院内部情况(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5)

早在1984年,循郡王府就成为了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照理说时间应该得到妥善保护,东院成为小学校舍就不说了,西院居然还是民宅,更令人费解的是,里面的居民为了改善环境,还搭设了一些临时建筑,使得王府看起来有些杂乱。

北京胡同四合院内部情况(北京胡同里面的四合院)(6)

不知你是否到过北京旅游,是不是同大家一样,下了火车飞机,直奔故宫长城这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没有注意过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还有诸如循郡王府这样的老建筑,如果还有机会去北京,愿意进去参观旅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