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创立的理学,对于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明清两朝把他捧为孔子和孟子之后最伟大的圣人。理学的核心思想,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天理即为天道,也是自然法则,对于理学家来说,天理的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人欲也就是人的欲望,孟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刚出生时什么也不懂,一切都是懵懵懂懂完全 是不懂事,这个时候是没有欲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随着环境的改变,会有各种不同的欲望,这个时候应当要尽量去克制。理学所提倡正是告诉了世人,要维持传统的自然法则(也就是道德观念),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宋代咏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经典的咏梅诗(1)

理学的思想在明清两朝成为了主流,也把朱熹推向了神坛,尽管今天我们认为他的一思想体系过于落伍,其实一种道德的约束,并不代表就是迂腐,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念,还是应当要遵行。当然今天并不是要专门展开来讨论朱熹的理学思想,哪一天有时间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所以还是来读诗,也就是朱熹的这首《梅》,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首诗。

姑射仙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

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

宋代咏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经典的咏梅诗(2)

朱熹的诗与别的人不太一样,很多诗人的作品还是以抒情为主,可是朱熹的作品不一样,更多的还是以说教为主,里面充满了哲理;后世对于这种诗多有争议,认为失去了诗歌的神韵;其实我个不这么认为,一首好的作品不应该只是风花雪月,这样就太过于单调了,诗歌有了哲理,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从中更能够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提升自己,学会更多的东西,也更加明事理。毕竟学习就是吸收的过程,这也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诗让人变得更聪明。

宋代咏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经典的咏梅诗(3)

梅花原本也是极其普通,南方随处可见,每当到了初春时节,它就会开出花朵,各种不同的颜色,可谓是争香斗艳但是这个时节天气又是异常的寒冷,其它的植物都还在沉睡,可是梅花不会畏惧寒冷,开出来的花清香扑鼻。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文人都喜爱赞美梅花,希望自己拥有梅花一样的品格,所以梅花看似不起眼,但是却最为独特。

宋代咏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经典的咏梅诗(4)

从有文字开始一直到盛唐诗歌逐渐成熟,无数的诗人赞美梅花,歌颂梅花高洁的品格,希望可以像梅花一样,朱熹这首《梅》也是难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细腻,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梅花,这样的作品自然是最值得我们一读。朱熹也是赞美了梅花,还有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植物的喜爱,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但是美得令人惊艳。

宋代咏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经典的咏梅诗(5)

第一二句便是写得很有趣,也让这整首诗立马有了一种高远的意境,”姑射仙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这里的姑射仙人所指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姑射山的仙姑,后来也把美丽的女子称为姑射仙姑,朱熹正是把梅花比喻成为了美女,而且这种花不受世俗的约束,伫立于天地之间,生长在彩云之下。短短的两句便是点明了主题,也让这整首诗更具有诗情画意,读来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第三四句则是更加的唯美,朱熹正是进一步地赞美了梅花,”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每年都与梅花相遇,见过了面之后,彼此都是相逢一笑,可是梅花生长在偏远的地方,那里烟雾浓浓,环境极其恶劣,但是梅花依旧还是开出了世间艳丽的花机,让我们在初春时节的冰天雪地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

宋代咏梅 南宋理学家朱熹一首经典的咏梅诗(6)

朱熹很多的诗那都是写得很有韵味,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中所传递出来的哲理,那都是超越了很多人,在这么一首小诗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唯美的梅花,同时也从字里行间,明白了诗人的良苦用心,正是告诉了世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那都应该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只有笑着面对人生,才不会畏惧任何的挑战和挫折。原本是普通的咏物诗,可是朱熹却融入了思想,让这么一首看似不起眼的作品却是很有深意,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