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片周润发(记忆里男演员的经典)(1)

三十年前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我记不得,三十年前《上海滩》带给我的震撼,如何能抹去。1985年,一部1980年香港的电视剧被内地引进,那是寒假,我们守在家里的14寸黑白金星电视机前,“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歌声如江水翻腾淹没弄堂淹没上海每一条马路。

燕京大学的爱国青年许文强南下,与上海滩的黑帮老大千金冯程程一见钟情,许文强的命运在上海的租界沉浮,他和冯程程的爱情牵动每一个观众的神经。那一年的冬天开始,白色长围巾是时髦男青年的标志,穿西装和长风衣不言而喻,都是为了向戴黑色礼帽的许文强致敬。而女孩子们,梳头发,最好梳成冯程程的两根辫子。连剧中许文强替冯程程雪中雨中打一把伞都是浪漫无限,和那个年代国产傻里吧唧的爱情片,动不动男的在女的后面追着相比,我们少男少女都看厌了。

周润发为演《上海滩》,去读20年代30年代的上海历史。我却从《上海滩》里,知道三十年代的黑帮老大,他的女儿是读好学校的,黑社会的人不是凶神恶煞,他们穿着得体,不管是长衫还是西装,他们姿态凤仪,不管是抽香烟还是雪茄。许文强呢,从开始的文青秀美,再到租界红人的风度翩翩,当在香港被追杀,家人遇害时,悲愤,他被截的小手指上套着黑套,与他苦涩的表情吻合。回到上海滩,礼帽下压住他一张玩世不恭的脸,展现的是他男人曾经沧海后的漠然与冷酷。许文强的亦正亦邪被周润发拿捏着分寸感。发哥自称那时刚出道,回头看看表演并不成熟。

前两年,龄龄看黄晓明版的许文强,黄晓明爱摆弄潇洒,怎么能和经过底层社会磨砺,一步一步学习奋斗过来的前辈周润发相比。

高中三年是我读死书的三年,除了看几场学校里包场的电影,比如《老井》《红高粱》,那是那英唱响黄土高坡,信天游当道的三年。

在跨入大学的1989年秋,回到看香港电影的经典。我在学校里的录像室里看,在同学逸凡家看,与男朋友在市中心的电影院看。怎能错过发哥的《玫瑰的故事》《英雄本色》《龙虎风云》《赌神》《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等。看发哥成了亦舒书里的儒雅家明,张曼玉是青春活泼的玫瑰。发哥的小马哥笑容真诚,比起《上海滩》出道时的稚嫩,更有随意性张扬,与忧郁气质的张国荣互相衬托溢彩光照。他《龙虎风云》里与女演员吴家丽的搭档,耳目一新,他在艳丽红唇的吴家丽身边,更有黑社会汉子的担当。《喋血双雄》里,他持枪的潇洒淋漓尽致,为好莱坞关注。《纵横四海》,他不再拿枪,却是和钟楚红张国荣俊男倩女是高端的惯偷。影片里他和哥哥(张国荣)同时爱着红姑,夜幕暗合他看着他们两个绝尘而去,他笑道,祝你们春梦了无痕。我在东湖电影院听到这句台词,看到的是发哥心底的酸涩。

老港片周润发(记忆里男演员的经典)(2)

2000年出国后,看到《卧虎藏龙》已经是电影出来后的第二年。李慕白青衫步履,发哥收起黑道风云的光芒,而是武林人物暗藏的犀利。但最回味的却是无意看了一部1987年他与红姑主演的《秋天的童话》。在纽约的唐人街,发哥是一个叫船头尺的小人物,穿制服在中餐馆做侍应生,周围有一群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有了钱,吃吃喝喝,去赌博。直到他遇见香港来的留学生红姑演得李琪,红姑的男朋友别恋他人,她去找了有一丝亲朋关系的船头尺。在异国他乡,不是因为寂寞便可以互相取暖慰藉。一个留学生,一个侍应生,他们之间的差异恰如鸿沟。虽然君有意,他不敢莽撞,仍然玩世不恭般关心着她。他不想轻易改变自己迎合她的喜好,是他的本性。她懂得他的善良与诚意,也没有冒然地表白换来可能空白的结局。他们都是在异乡追求明天,明天并却并不明朗。只是啊,在影片里,纽约城,是他们的背景,再小的小人物都能在秋天踏响落叶的欢唱。最重他为了爱情改变自己,这是男人的成熟,一个小人物船头尺的努力。红姑终于和发哥在影片结尾团聚,海滩边的餐厅灯火亮起一片,童话由此写出现实。发哥的船头尺热情洋溢,兼有细腻满怀,他嘴角荡起的笑,和秋天的色彩一样曛暖。

当年的《上海滩》不是在上海拍摄,《谍海风云》原名《上海》2010年在国内上映,也未能在上海拍摄,英文小说原著作者出生在上海。影片部分在伦敦拍摄。影片里的发哥是人到中年发福了,三十年代在黑道站立脚跟的许文强,到四十年代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上海黑社会老大,发哥的搭档由雅致的赵雅芝到在西方大受欢迎的巩俐。这部电影只记得道具真实,其它太弱,只因为许文强太经典。

夏天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翻看香港杂志。发哥的身材回到了先前,六十的他每天的行程包括去登山行走,于是,香港市民里流行的游戏,“捕获发哥”,他们把和发哥的合影发到网上。除了行走,发哥背着背包,带着棒球帽走街串巷,在平价餐厅吃饭的照片也有,他一如既往地亲民。

老港片周润发(记忆里男演员的经典)(3)

原来我看发哥的影视剧有三十年了,似水流年,发哥还是我眼里的男神,记不得三十年前的月亮又有和关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