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就喝牛奶?专家:助眠效果微乎其微!可能还不如这几个方法

妈:“我都睡一觉了,你怎么这么晚还不睡?!”

我:“妈我睡不着……”

妈:“来,妈妈给你弄杯热牛奶,喝了就很快睡着了!”

这样的对话有没有觉得很熟悉?不仅妈妈们,其实生活中不少人都认为牛奶有助于入睡。但医生解释,其实牛奶并不能“催眠”,含有所谓具有“催眠”效果的物质L-色氨酸只能改善情绪,并不能改善睡眠。

一、喝牛奶能“一夜好眠”?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牛奶对睡眠的作用是因为它含有L-色氨酸,能促进人体分泌5-羟色氨酸和褪黑素,从而间接帮助睡眠。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喝牛奶助眠的误区(睡不着就喝牛奶)(1)

医生表示,牛奶中含有α-乳白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含有5.3%的L-色氨酸,它在体内可用于合成5-羟色氨酸,具有改善大脑活动作用,如加强记忆力、调节情绪等,还可以进一步代谢成为褪黑激素。但实际上,牛奶中还含有很多影响大脑吸收L-色氨酸的其他“竞争对手”,对于200ml的奶来说,L-色氨酸的含量几乎少得可怜,即使被人体全部吸收,其摄入量尚不足以达到促进入眠的最低起效量,因此想让大脑通过吸收L-色氨酸来达到改善情绪活动、合成褪黑激素没那么简单,助眠效果是微不足道的

二、喝牛奶改善睡眠,有讲究!

想通过喝牛奶提高睡眠质量要讲究办法,因为奶中还有其他影响L-色氨酸吸收的氨基酸,国外研究者发现,对于清除血液中其他氨基酸有效可用的方法是多吃碳水化合物。所以喝奶前,可以先吃些碳水化合物垫垫肚子,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量,帮助清除其他“竞争对手”,这样能使L-色氨酸更好进入大脑中,让牛奶发挥它的“催眠”效果了。

喝牛奶助眠的误区(睡不着就喝牛奶)(2)

另外空腹时尽量不要直接饮用牛奶,最好能跟面包、饼干等食物一起吃。国外已经有研究表明,牛奶会促进胃液分泌,而且还证实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与牛奶的摄入量成正比,所以空腹饮用牛奶对有胃病的人非常不友好,这样的人可以选择改饮豆浆或酸奶

消化不好、容易腹胀的人群因为体内缺乏乳糖酶,奶中的乳糖直接到达大肠,细菌在代谢乳糖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氢和脂肪酸,刺激肠道。这种人可以试试换成喝酸奶或奶粉,这些奶制品的乳糖都比牛奶少,而且奶粉暖呼呼又好喝,不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还有些人对乳蛋白过敏,喝了牛奶后如果发现身体不明原因长湿疹、荨麻疹甚至出现鼻炎、哮喘等症状不妨暂停饮用牛奶。

三、助眠小方法,多管齐下,睡得香香哒!

指望牛奶催眠似乎不太现实,其实除了食物外,还有以下的方法能够帮助睡眠,多管齐下,一定能睡个好觉,第二天起来精神十足。

1.坚持运动,改善睡眠。美国学者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对两组55岁以上有睡眠障碍者进行了跟踪研究,让运动组每周运动4次,每次约30-40分钟;另外一组则完全不做运动,只参加讲座、上课等。结果显示,运动组的睡眠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还有减轻抑郁症的效果

2.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助眠。一些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的方法也能起到帮助入睡的效果,比如敷眼、泡脚、艾灸等,泡脚能放松血管和神经,坚持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泡,水温控制在45℃左右,额头微微出汗即可;艾灸则可以选择内关穴和三阴交穴,每次15分钟,双侧穴位各一次,以感受到温热为度,对改善夜里容易惊醒、难以入睡的情况有一定帮助;用热毛巾或温热眼罩敷眼10-15分钟,能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周疲劳,促进睡眠。

3.试试穿袜子。国外一些学者发现,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中枢神经会重新分配热量,而离心脏较远的脚部温度会降低,通过穿袜子或腿部盖上保暖毯的方法,可以加速热量传递,让人更容易入睡,同时还可以减少夜醒次数。日本目前是长寿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学者认为这跟他们一直有穿袜子的习惯有关。他们穿袜子除了保暖外,更多的是让脚部一直处于温暖状态,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喝牛奶助眠的误区(睡不着就喝牛奶)(3)

4.睡前避免食用让人兴奋的食物。比如咖啡、功能性饮料等,这些饮料含有的成分对中枢神经有很强的兴奋作用,不仅会造成神经紧张、过敏,还能短暂驱赶睡意,刺激作用长达几个小时才会消失,过量饮用甚至会影响健康,造成精神依赖;而有些能量饮料含有的兴奋刺激成分,还能影响到精神、心率和血压,非常不利于睡眠。

5.睡眠认知重建。消除一些睡眠误区,比如认为自己没法睡好、没睡够8小时不精神等,重新建立正确、积极的睡眠目标,尽量做到每天定时上床睡觉、定时起床,提高睡眠效率,养生规律的睡眠习惯。

6.睡前静下心来。很多人在晚上11、12点还拼命思考、工作,却希望能在半小时后倒头大睡、快速进入梦乡,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在上床前一小时必须慢慢静下心来,做一些让人放松的事,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做一些睡前运动,避免做让人激动的事情,如吵架、讨论公事或看一些让人上火的电视节目。

7.难以入睡时可以借助白噪音。不少妈妈可能会有夜间喂奶的情况,崽一般都是喝足奶就倒头大睡,但妈妈半夜醒来后要再次入睡,却没那么容易了。通常一些妈妈会借助手机上的白噪音软件帮助入睡,这是一种单调、有规律的声音,其中大自然的声音被使用得较多。有研究发现,这种声音会产生谐振,让大脑很快安静下来、相对不那么活跃,并很快产生困意和疲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