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言语行为与语篇连贯的感受(言语中的对策词与对策句精讲)(1)

提及言语中的对策句,想必同学们并不陌生,在言语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都会在课堂上不止一次说到对策的重要性。对策,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些言语题,尤其是在做主旨和意图题需要选择的内容。

主旨意图题的文段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有一句承载了文段中心思想的句子,即主旨句(并列关系和散文除外),而这个主旨句在内容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一个观点句就是一个对策句。那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是对策句?什么情况下选择对策句呢?

一、对策的归纳。针对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句子是对策句:在言语题中,由对策词引导的解决问题的句子就是对策句。那么,对策词都有那些呢?

对策标志词:

1. 必要条件关联词:只有A,才B;

2. 必要条件关系变型:A是B的前提\根本\保证\保障\关键\必然要求\必要条件;

3. 常规对策词: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需;

4. 呼吁对策词: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

对策词是从必要条件关系中延伸出来的知识点,必要条件关系强调的是条件的必要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达到某种结果,和对策句所表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在文段中或是选项中发现对策词,一定要注意,常常对策词后面的内容就是文段的重点内容。

二、选择对策的条件。虽然对策很重要,是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主旨意图题都要选择对策项。

不选对策的情况:

1.主旨句是问题本身的主旨概括题;

2.主旨类的意图判断题;

3.不是针对文段问题的合理对策项。

同学们在做主旨概括题的时候,谨记一个重要的原则:忠于原文。如果主旨题的文段中仅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描述了一个不好的社会现象,并没有对策,那该文段的主旨则为这个问题的本身,而不要去选择对策,因为文段中并没有提及对策的内容。而在意图判断题中,如果文段只是客观陈述了一个观点,而没有什么问题或对策,那自然不去选择对策的内容。还有就是,无论是在主旨还是意图题中,错误的不合理的对策不要去选择。

华图教育 刘震

2018年8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