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香,又快一年清明时,恍然间想起同事去年在这个时候写的一篇文章——怀念平凡的父母,当时看完不禁湿了眼眶,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一阵阵酸楚。今天在这里把这篇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献给天下所有默默无闻,不求索取的父母,祝你们一切都好。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父母 怀念平凡的父母(1)

连载一、奔波而落寞的父亲

父亲的一生是奔波劳累的。父亲出生于1933年,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读书时断时续,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务农,熬到解放后,父亲终于通过读书走出乡村,独自一人前往武汉工作,辗转40载,退休于黄石。儿时的印象中,父亲只能在过年或者家族有重大事情时才能回家。在交通落后的年代,每次回家他都要肩扛手提着各种行李,先坐船再转几次车,在乡间小道上步行很远的距离才能到家,大约500公里的路程要花去几天的时间。我的家乡是那种黄泥土地,下雨天会变得泥泞不堪,又滑又粘,在下雨天赶路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父亲独自一人在这条回乡的路上奔波了几十年,等到“村村通”水泥路终于修好后,父亲却老了,回去故乡看看逐渐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父母 怀念平凡的父母(2)

小的时候,我对父亲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父亲会拉二胡、会吹口琴、会下棋、篮球打得也好,年轻时经常代表单位参加地市的各种比赛,父亲还会讲关于“年”的许多故事。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家里有人在外面工作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过年时,父亲经常被接去各家吃饭喝酒,父亲在酒桌上偶尔会露出一些外地口音、他告诉乡亲们,他上班的地方马路上都铺了水泥,这让我们觉得父亲一定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我也曾经为有这样的父亲非常骄傲,等到更大一些的时候,会觉得父亲的光环逐渐褪去,我们也有了进域的经历,偶尔会发现父亲买给我们的硼确青蛙在城里的商店里也许只是一件普通的玩具。当父亲不再能够满足我们越来越多的愿望时,突然发现无限敬仰的父亲并不是无所不能。

再后来去到外地读书,彼时南方省份已经改革开放,见识到南方同学的富有才明白,家乡在祖国的版图上是那么的平凡和落后。当虚荣心和生活费同时成为问题时,偶尔还会生出对父亲不应有的些许抱怨。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父母 怀念平凡的父母(3)

父亲抽烟喝酒,尤其是我们陆续工作后,父亲跟我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对于我们曾经的埋怨和无礼,父亲多数报以沉默包容。等到自己成家立业,才明白父亲的那种无力和要强。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喝酒,夏天啤酒,冬天白酒,也许喝酒才可以不去想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吧。父亲曾被评为劳动模范,他一直保存着他在人民大会堂的留影,他还去了长城和北戴河。辛劳的父亲工作了整整40年后于1993年退休。退休后,他每天喝酒的次数正式改为2次,而且每天都会出去打麻将。等到父亲七十多岁时,我们开始劝他戒烟酒戒麻将,他却总是口服心不服地举出毛主席和邓公抽烟喝酒的例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父亲也逐渐找不到合适的牌友了,他陪母亲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他们俩经常一起看电视,他们热衷于看中央4台的话题节目,其次就是各种年代剧、战争片。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父母 怀念平凡的父母(4)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父亲喜欢静坐在沙发上,经常一整天不出门,腿部肌肉逐渐变得萎缩无力,随着牙齿越来越少,吃饭也不再有规律,我们却视而不见地批评他懒惰不锻炼。父亲只好带着折叠凳拄着拐杖和母亲到楼下去走路。像许多孤独老人一样,他们会找一个无风向阳的角落坐下,如果有幸遇到几个曾经的老朋友,一定会家长里短一通海聊。随着同龄的老伙伴越来越少,父亲也越发郁郁寡欢起来,后来干脆就不下楼了。渐渐的,父亲开始卧床不起,大小便经常失禁,母亲和我们只好不厌其烦的帮他擦洗身体,但比起我们的无奈,父亲自己才是最难受的。由于大小便不畅,也为了给我们减少麻烦,父亲开始厌食,体重从140多斤消瘦到临终前的几十斤。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父母 怀念平凡的父母(5)

2019年的春节前,父亲不得不再一次住院,老迈的母亲衣不解带地坚守在医院亲自陪护,只为了那份为时不多的相守。父亲知道春节前办丧事是一件让活人为难的事情,熬到正月十四,他老人家还是走了。遗憾的是我没有见到父亲临走前的最后一刻,当我匆匆赶到他的床前,他的身体还是温热的,我反复闻听他的鼻息和触摸他的脉搏,无法相信可亲可爱的父亲竟是真的走了。突然想起40多年前我曾经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满村转悠的情景,曾经高大魁梧的父亲,如今却变成了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的样子。3天后,我们送了父亲去火化,从此以后,即便是骨瘦如柴的父亲我们也无法看见了啊。

遵照父亲的遗愿,我们将他送回老家,安葬在他的父母和兄弟们身边。

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父母 怀念平凡的父母(6)

未完,待续。。。。下一集:连载二、平凡而坚强的母亲

欢迎各位友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父母的一生不易,珍惜陪伴父母的每一天。关注支持我,继续欣赏下一集。

#好内容我来评##家长百问百答##涨粉##为自己办葬礼老人:结婚都没这么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