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施肥中氮肥到底有没有必要,多少量比较合适?

上一篇文章囫囵吞枣的写了一下《秋施基肥的作用和目的,如何合理施肥?》实际上,氮磷钾及有机肥在秋施肥中的意义完全不同,因为氮肥能够上天入地,进行氨挥发、土壤淋失等等,磷钾肥至少少了上天这一说,有机肥更多的是提升土壤地力,因此,到底有没有必要施基肥或者氮磷钾及有机质那个更适合基肥这个要因肥而异的。

果树用高氮肥还是高钾肥(大田作物和果树到底有没有必要进行秋施氮肥)(1)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它主要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基础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基肥是施肥环节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对作物生长发育尤其是苗期和作物生长前期至关重要。秋季施肥,顾名思义,就足在秋季进行的施肥。氮肥在土壤中的过程。

果树用高氮肥还是高钾肥(大田作物和果树到底有没有必要进行秋施氮肥)(2)

第一、氮肥在土壤中的过程。

氮肥施入土壤后,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其施入量的30%-40%,大部分氮肥经过各种途径损失于环境中。在氮素以不同形态进入环境的过程中,氮素之间、氮素与周围介质之间,始终伴随和发生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作用.(1)硝化作用,是NH4 或NH3经N02-氧化为N03-的过程。硝化作用受很多因索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土壤水分和通气条件、土壤温度和pH、施入肥料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耕作制度和植物根系等。(2)反硝化作用,是N03-逐步还原为N2的过程,并释放几个中间产物。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生境而异,在土壤条件下氧的有效性通常是最关键的因素。(3)化学反硝化,是NH4 氧化为N02-过程的中间产物、有机化合物自身的N02- (如胺)或无机化台物(如Fe2 、Cu2 )的化学分解。(4)耦连硝化——反硝化作用,耦连硝化——反硝化作用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这个词在于强调硝化作用产生的N02-或N03-可以被反硝化细菌利用。(5)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NH3氧化成N02-,接着被还原为N20。反应只受一类微生物推动,即自养NH,氧化细菌。(5)氮的吸附,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如氨态氮、硝态氮、有机态氮等均能和土壤无机固相部分相互作用,被吸附或固定。

果树用高氮肥还是高钾肥(大田作物和果树到底有没有必要进行秋施氮肥)(3)

第二、农田土壤氮肥利用率影响因素

影响氮肥利用率的因素很多,诸如土壤性质、施肥管理、作物种类和气候等因素。(1)土壤性质:不同土壤类型及其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对肥料氮素的转化、土壤残留以及氮素损失等均有很大影响。(2)施肥管理:施肥量是施肥技术的核心也是影响氮肥利用率的首要因素。(3)作物种类与农艺操作;不同作物的氮肥利用率不同,C4作物比C3作物具有较高的氮肥利用率;另外,同种作物内不同基因型间氮肥利用率也有差异;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调整作物的种类与布局,进行合理的间、套、轮作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4)气候条件:氮肥利用率除了因土、肥、作物而各异外,还受到不同年份季节和气候条件如光照、降雨等要素的影响。

第三、氮肥在土壤中的有效期

氮是土壤中较活跃的营养元素之一,由于保证作物良好生长的其他因素的改善赶不上氮肥用量增长的势头,我国农业中的氮肥利用率在过去30年中呈直线下降,化肥利用率较低,氮肥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等途径损失数量巨大。个人实验25摄氏度条件下,酰胺态氮和铵态氮在土壤中有效期40多天。

第四、秋施氮肥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果树:秋乎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N的水平,增强根生长的潜力,促进早期发芽,但是有可能影响果树抗寒能力。偏施氮肥 氮肥过多会引起果树徒长,影响枝条充实及花芽分化,降低果实品质。果树秋施基肥时,氮磷钾肥要搭配合理,其比例为2:1:1。对于大田作物:秋播作物提供作物苗期的养分,提升地力,为后期生长提供养分;第二、春播作物来说,仅仅调整碳氮比。

第五、秋施肥氮肥的建议

由于作物对氮素吸收的时段性差异导致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氮肥利用率不同。所以我们就要选择适宜的时期施肥,以获得最佳氮肥利用率。作物苗期一般有一定时间的缓慢生长阶段,有限的生长速率既限制了水分的效果,也限制了养分的作用。缓慢生长所导致的对水分和养分需求量少,造成了苗期氮肥利用率低。随着作物个体不断增大,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越来越多,作物生长非常旺盛、氮肥利用率达最高。在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的分配上,应在保证作物前期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长前期的氮肥施用量,并将重点移到生长中期。

整体上讲,秋施氮肥这个一定要注意用量,不易过量,对于果树少量氮肥可以提高早发芽,但是过量氮肥可能影响过冬;大田作物仅仅为了调整碳氮比可以适量的施用一定氮肥。

作者:新疆农垦科学院梁飞阅读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具体操作可以私信我。

该文章为今日头条首发,其他平台转载必须私信作者,取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