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十一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本名为《敌后武工队》的长篇小说。这部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从面世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1)

小说中有一位名叫贾正的敌后武工队队员,他的原型就是小说作者冯志曾经的战友贾正喜。那么在这位老战士的口中,真正的敌后武工队究竟有哪些光荣战绩呢?

而智取乌马庄又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他为什么会让贾正喜在时隔七十多年之后仍然印象深刻呢?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2)

一九四三年八月十四日天刚亮,在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的郊外,一群人远远的朝乌马庄走来。

乌马庄是保定市的西南大门,保定南边几个县城的百姓们,如果要进保定市,都必须从这里经过。

因此,从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保定之后,就对乌马庄非常重视,他们在这里设立了据点,盘查来往的行人。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3)

这一天,在乌马庄的据点站岗的是两个伪军的警察。他们刚放下吊桥,就看见一群人大模大样的走到桥头。这些人衣着光鲜,每个人的腰间都插着一把手枪。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很轻松,有的人甚至口中还哼着京剧,仿佛心情很好。

一看见这种情况,站岗的伪军警察便觉得这些人身份肯定很不一般。于是两人的态度立刻恭敬起来。他们一边敬礼,一边询问对方身份。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4)

这群人听了满脸不耐烦的答道“我们是宪兵队的。”一伪军警察听,态度更恭敬了。此刻,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眼前的这些人,其实根本不是需要他们讨好的宪兵队,而是让他们闻风丧胆的敌后武工队。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5)

那么敌后武工队究竟是什么样的队伍呢?敌后武工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深入敌战区开展敌后武装军事经济组织建设的队伍,简称武工队。在武工队成立之后主要的任务一个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并且秘密建立人民政权,瓦解日伪军。

武工队在敌战区协助根据地的部队打击日寇,消灭汉奸,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来到乌马庄的这支敌后武工队,由晋察冀军区下辖的冀中军区九分区所组建,成员都是分区各团的骨干。其中一分队的队长就是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副队长则是贾正喜。

在贾正喜的眼中,这位年轻的冯队长不但长得精神,而且非常能耐。他胆子大,枪法好,人很聪明,又有文化。两人在战斗中配合默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敌后武工队的任务当中,锄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次,冯志和贾正喜带着武功队的战士们化妆成宪兵队的人就是为了拔掉敌人在乌马庄设立的据点,消灭一个名叫猴扒皮的汉奸。

猴扒皮真名侯敬宜,是驻守在乌马庄的伪军警长。每当百姓从乌马庄经过时,都要趁机敲诈勒索一番,甚至一盒火柴都不肯放过。因此,愤怒的百姓们才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猴扒皮。

除了欺压百姓,侯敬宜还千方百计阻挠抗日斗争,给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不论是从顺应百姓呼声来看,还是从武工队开展工作来看,除掉侯敬宜都势在必行。

但驻所在乌马庄的敌人人数多,装备好,战斗力比较强,如果强攻肯定会有一番苦战。于是武工队决定智取。

这时候有一个姓韩的人找到了他们,原来他是乌马庄据点里的一名伪军警察。由于无法忍受侯敬宜的欺压,决定自告奋勇给武工队带路,除掉侯敬宜。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6)

在内线的带领下,八月十四日这一天,冯志、贾正喜带着魏树槐、魏云山等几名骨干队员化妆成宪兵队成员大摇大摆的来到了乌马庄。

侯敬宜看到来了这么多的宪兵,赶紧谄媚的献上了香烟,这时候武工队的队员们故意嫌弃那烟太差,把烟砸在侯静怡的脸上,大怒道,太不像话了,居然给我们这点烟。

而侯敬宜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相信眼前的人是那些趾高气扬的宪兵队员,忙点头哈腰连声道“请原谅,不知道先生们来,下一次一定买好的。”

进入炮楼后,冯志、贾正喜掏出枪顶住了侯敬宜,贾正喜用枪指着侯静怡,押着他离开据点。

侯静怡开始还蛮不在乎的往外走,可走了还不到两百米,便看见整个据点的伪军全部被其他武工队员制服了。这时候侯静怡才反应过来,他一边躲一边喊“你们想做什么?”

贾正喜义正言辞的说“你干了那么多坏事,我们要你的命。”说完便扣动扳机,把这个恶贯满盈的汉奸就地正法。

随着侯静怡的死亡,敌人在乌马庄的据点也被成功拔除。但很快,分区领导又给武工队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他们铲除一个绰号哈巴狗的汉奸。那么这一次,冯志和贾正喜他们又会如何完成任务呢?

在冯至的小说《敌后武工队》中,有一个很滑稽的汉奸名叫苟润田,这个人的原型就是哈巴狗。

哈巴狗真名叫丁化成,和侯静怡一样,也是一个死心塌地投靠日本侵略者的大汉奸。但与侯静怡相比,丁化成更加狡猾,因此在行动之前,武工队的政委杨寿增就特意吩咐队员们让他们一定要加倍小心。

在事先的准备工作中,冯志和贾正喜等人了解到丁化成经常在集市上闲逛,一边逛,一边欺压百姓。

为了接近丁化成,参加行动的武工队队员们都化妆成赶集的百姓,早早来往集市。

集市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队员们等了一个小时才看见丁化成带着五个伪军警察趾高气扬的来到集市。

集市上有一个老人正在卖梨,贾正喜等人早早围在老人身边,假装要买梨。

没过多久,丁化成走了过来。他见这个摊子上的梨又大又好,也低头挑了起来。

这时一个名叫蒋宝庆的武工队员故意跟丁化成抢梨,将丁化成激怒。两个人起了争执,贾正喜趁机在背后抓住了丁化成。丁化成此时负隅顽抗结果被贾正喜枪毙了。

连着消灭了两个大汉奸。保定城里的敌人们越来越害怕,而敌后武工队的士气越来越高涨。

1943年10月,武工队对保定南关火车站进行了突袭,扰乱了敌人的军火运输,配合了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

在此后的三个月中,敌后武工队相继拿下了保定城外的日军据点东石桥,击毙了臭名昭著的汉奸张文豪。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7)

从一九四二年九月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成立到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武工队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贾正喜和他的战友们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给与敌人以沉重打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敌后抗战的武工队员(燕赵大地的红色丰碑)(8)

武工队解散后,曾经并肩作战的武工队队员们也各自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贾正喜回到家乡重新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民。而他的老搭档冯志则走上了文化宣传岗位。

由于对曾经的战斗经历无法忘怀,一九五一年冯志以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一九五八年,这本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的事迹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