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2)


CULTURAL TOURISM

12月2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街头”摄影展在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博雅楼一楼展厅开幕,作者曾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著名摄影师杨桦。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3)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4)


杨桦,十五岁摸相机。1999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影像工程系,同年就职于重庆电视台社教部,从事新闻记者,编导,摄像,编辑工作。2002年4月至今从事重庆电视台《生活麻辣烫》《今夜不设防》《冷暖人生》等电视栏目剧导演工作,累计共拍摄剧集500集,20000分钟以上。曾获得全国电视剧栏目协作体若干奖项。


这一幅幅的黑白照片,拍摄于1996-1998年,记录了那些遥远而又熟悉的城市记忆,浪漫伤感,朴实多情,是一场跨越20年的时光之旅。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5)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6)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7)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8)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9)

杨桦作品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颜春龙,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郑志坚,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影视系主任张楚,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周焱,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清泉,环球人文地理刊系总编辑、好故事影业董事长李海洲,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节目制作公司罗纪军,重庆著名导演、策展人郑正,活动赞助人王不在等出席开幕式。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0)

开幕仪式现场


我们来听听这些大咖们对这次摄影展都说了些什么呢?


“杨桦对生活的热爱令人感动。”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1)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郑志坚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郑志坚致辞,他说:“通过这几十幅老照片,可以看出杨桦对摄影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学校的感情,令人感动。同时,学院这些年来的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非常感谢杨桦,感谢大家。”


“感受兄弟的真诚,我是来怀旧的。”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2)

环球人文地理刊系总编辑、好故事影业董事长李海洲


环球人文地理刊系总编辑、好故事影业董事长李海洲说起这次影展,可谓如数家珍:“首先是兄弟情。我和杨桦、王德刚(王不在)、郑正、张毅在陈家湾(重师后门)喝了无数场酒,吃过那里的每一家串串。那时候的兄弟情义直到现在想起来都很热血,令人感动。”

“其次我是来怀旧的,来见见这些老朋友们。其实这些黑白照片见证了一个时代,是我们70、80后生命中那些秘而不宣的感情。比如那一幅《嘉陵江》,虽然是黑白的,却能感受到它的清澈和温馨,我想这就是摄影的力量。”


“最后,就是感受兄弟的真诚。作为一个艺术家,杨桦的性格相对内敛含蓄,对朋友非常真诚,这常使我想起过去大家一起吃串串喝酒时说过的一句话:兄弟真好。”


“现在正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希望今后携手共进。”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3)

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节目制作公司罗纪军


作为杨桦曾经的领导,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节目制作公司总经理罗纪军说:“我和杨桦曾是同事,大家今天都在说怀旧,我却通过这次影展,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杨桦。看到这些20年前的老照片,感觉我们都还年轻,现在正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希望今后携手共进。”


“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4)

策展人、著名导演郑正


作为这次摄影展的策展人,著名导演郑正说:“非常感谢大家光临这次摄影展。关于这次影展,我想说的都写在了摄影展的画册里。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时间是抓不住的,当下就是永恒。”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5)

展览赞助人王不在


展览赞助人王不在,是杨桦的校友和好友,他说:“我所做的不足挂齿,这次杨桦的影展,其实就是一次穿越20年感伤的时间之旅,看到这些照片上的人,感觉是那么亲切。曾经在这座城市里走过的那些喜怒哀乐,以及对这座城市的记忆都被定格下来。时间是抓不住的,当下就是永恒。”


“希望他们能一直把摄影坚持下去。”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6)

张毅


这次的影展还来了一位“神秘嘉宾”,他就是杨桦和郑正的老师——张毅,他说:“杨桦和郑正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深感欣慰。这些年他们走过的路我都在见证,其实每一步都很艰难。摄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希望他们能一直坚持下去。”

那么,对于这场穿越20余年的摄影展,作者杨桦自己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7)

杨桦


“现在回看自己拍的这些照片,可能非常稚嫩,缺乏目的性和专业性,有点贻笑大方,但却是非常珍贵的回忆。我对沙坪坝感情很深,在这里呆了12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对这里的一点一滴都很有感情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8)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19)

影展一角


现在沙坪坝的变化太大了,与以前相比,我还是喜欢拍摄人的活动,喜欢记录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片段,包括他们在路上匆匆消失的瞬间。人是时代的主角,城市的变化都能在人的生活中体现出来。我怀念那个时代的光景,同时也尊重时代的变化。这么多年了,我很庆幸一直将“扫街”坚持了下来。”


20年前,学院前身为“影像工程”系,专注于摄影、摄像,影视编辑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桦是该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二十年过去了,当时的影像基础教育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启发。”杨桦表示。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20)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21)

杨桦和他的好友合影留念


杨桦与老友们合影留念、把笑言欢,仿佛令人看到曾经的那一群少年,20年后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感受属于他们青春时代的成长之旅。


60年代影展(怎样在这个影展上昨日重现)(22)



图 ◎ 由展览方提供

编辑 ◎ 戴鑫

出品 ◎ 摄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