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反弹两大机会尽在眼前(市场回调也不慌)(1)

我们常说,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往往风险越大,在基金投资时也是如此。

所以,在选择基金时不能只看投资业绩,也需要兼顾基金的风险,尽可能选择收益风险比更具优势的基金。今天六六想给大家介绍一个衡量基金风险的重要指标——最大回撤

什么是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简单来说,就是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的最大跌幅。

以下是某基金产品近一个月的单位净值走势图,期间总共经历了两次较大的下跌:第一次是从7月13日的2.0179元下跌到7月16日的1.8717元,跌幅约为7.25%;第二次是从7月23日的2.0961元下跌到7月24日的2.0010元,此次跌幅约为4.54%。那么根据定义,该基金近一个月的最大回撤就是7.25%

市场反弹两大机会尽在眼前(市场回调也不慌)(2)

基金的最大回撤与投资标的、投资策略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有关系。

通常来说,股票型基金的回撤会大于债券型基金;不同基金经理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如果A基金经理更看重估值安全边际,而B基金经理更倾向于淡化估值、看重股票未来成长性,那么大概率来说,A管理的基金回撤会相对小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行情好坏也影响着基金回撤的幅度,所以我们在对比两只基金的最大回撤时,要在相同时间周期下比较。一般在熊市中,更容易观察基金经理对净值回撤的控制力,因此考察的时间范围最好包括下跌周期。

最大回撤对于基金投资的意义

在市场普遍上涨的时候,基金也水涨船高,投资者可能难以判断某只产品的风险水平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但是拉长周期后,市场难免会出现下跌,给基金净值带来波动,而基金的最大回撤指标就反映了买入某只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

当我们在选基金时,如果发现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指标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那么就需要谨慎投资该产品了。

最大回撤如何指导基金投资

很多时候基金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持有人却没有赚到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只看到基金的业绩,而没有充分考虑它的波动性

市场波动时,基金净值产生回撤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回撤太大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做出些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所以,在投资基金前,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如试想一下在一段时间内,购买的基金下跌多少是可以接受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基金品种和仓位。

现在许多理财平台在投资前都会要求用户做风险测评,六六建议大家认真填写,测评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水平。

如果一只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我们的风险偏好相匹配,那么在市场下跌时,这只基金的波动就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对我们的心态影响更小,因而更容易实现长期持有。

甚至在基金产生回撤时,由于我们对这只基金的波动特征足够了解,在资金足够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适当加仓,降低持仓成本,为未来的盈利创造更大的空间。


风险提示:《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