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笛子演奏技巧图谱)(1)

自学笛子的方法:

一、吹奏入门

很简单,只要能吹响“笔套”这个简单的小玩意儿,您就已有足够的天份来学笛子了!现在,请先相信自己, 再配合以下说明及方法要领,吹笛是用口将气息吹进笛子的吹孔而发出的声音。吹响它的要领如下: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笛子两端,左手握笛头,右手握笛尾,将吹孔置于下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 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中国有句俗话:一年笛子二年箫三年胡琴不咋着。

笛子在民乐里相对要简单一些。如果肯下苦功,一年就能学差不多了。

方法一

气息、手指和舌头的训练。

五声音阶的音准以及气功的训练,如果能比较好地掌握,一般来说能收到悠扬动听的演奏效果。进一步的练习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把七声音节吹准。

2。训练手指的弹性以及吹奏各种音程的灵活性。

3。训练用舌。

笛子的演奏方法和技巧(笛子演奏技巧图谱)(2)

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

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

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

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

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

吐音(TK):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

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下历音之分。

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

历音: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 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