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杨春竹

自信、从容中带着一股子执着劲儿,从十年前的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产品释用到目前的第二代动力气候模式产品释用,严小冬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务实的工作态度、智慧的学习技巧,在动力气候这个“高深莫测”的领域,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有“贵州特色”的平台,为贵州短期气候预测找到一条条“捷径”。

贵州一年的生态环境如何(探索动力气候的)(1)

严小冬工作照。

敢拼敢闯正青春 力攻气候模式产品“碉堡”

2005年,研究生毕业的严小冬接到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动力气候模式产品在省级推广。

“动力气候模式产品在省级层面应用很少,怎样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实现本地化,可借鉴的经验非常少。”严小冬是个不服输的人,“没有条件创建条件也要完成,知识层面有困难,我就去主动请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严小冬一边总结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边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学习培训机会:参加模式应用解释应用培训班、短期气候预测培训班、气候技术研讨会,查阅文献,向李维京等专家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严小冬及其团队共同努力下,贵州省启动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测产品的解释应用工作,并建立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降尺度预测模型,使贵州省短期气候预测的制作逐步摆脱以半经验、主观、定性为主的现状。

成果的可行性在两年后得到有力印证。2008年1月13日至2月15日,贵州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于这场“天灾”,贵州省气候中心已经提前运用动力气候模式产品释用预测出来,“当年冬季凝冻程度比往年重一些”,严小冬解释。有了这个结论,气象部门给省委、省政府和电力、交通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决策服务尤为实用,从而使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有了保障。

善于寻找工作中的相关性,是科研人员的特质。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动力气候模式产品在贵州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释用系统”业务平台研发成功。这个平台集动力产品资料查询、动力统计方法、旱涝预测、预测效果检验评估以及相关绘图于一体,实现了统计方法与动力模式相结合的业务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贵州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直观简便。

让严小冬感到骄傲的是,由于预测方法效果明显,与贵州相邻的四川省、重庆市和云南省等气候中心也相继推广应用了此平台。

“吃”透气象灾害才能赢得防灾减灾“主动权”

脱离实践的研究都是对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严小冬是个务实的人,带着问题思考、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研究是他坚持的一贯原则。

贵州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占GDP的6%到7%,其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而对贵州省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经济损失最重的主要自然灾害就是旱涝灾害,尤其是干旱,全省很多地方每年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严小冬说,把这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研究透了,贵州的防灾减灾工作就会更有“主动权”。

贵阳市地处贵州省的几何中心位置,过去对该区域天气气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最近50年,而对上百年尺度的气候要素的研究尚未涉及。“开展贵阳近五百年旱涝演变及其影响因子和预测研究,在科学上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严小冬说,贵阳地处低纬高原,西北面临青藏高原,西南面临印度洋,东南面临太平洋,是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交汇地,气候带上又位于信风带与西风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区域旱涝气候变化成因规律的复杂性,尽管目前国内其他相关研究项目获得了部分科研成果,但大多是针对全国大范围,对贵阳这块特殊区域却尚未涉及。

整理贵阳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序列,研究贵阳旱涝年际、年代际和百年际气候变化,探寻其变化规律及机制……严小冬一步一步确定贵阳旱涝年际、年代际和百年际气候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贵阳旱涝预测模型。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严小冬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汛期的贵州上空水汽匮乏,水汽通量散度为辐散区控制,对流活动偏弱,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阻碍南面暖湿气流的向北输送,从而导致贵州汛期易出现干旱。结合评估结果,并借助最新的模式预估数据集,严小冬预估贵阳汛期降水在未来10年左右将处于旱涝交替频发期,之后至21世纪40年代中期将处于少雨阶段,可能会出现较长时期的干旱。

未来五年,严小冬将与同事一起组织引进以动力-统计集合预报技术为特征的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积极开展本地化工作,逐步完善延伸期、月、季和年的无缝隙预测业务,建立以第二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和气候变化科技支撑系统为标志的现代气候业务,提高气候预测的可靠性和气候服务的针对性。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5月23日三版 责任编辑:苏杰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