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为书写便捷⽽产⽣的⼀ 种书体。《说⽂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的分类
草书,以时代和体势的不同,有章草、今草和狂草的之别。
章草
三国吴·皇像(传)《急就章》
章草产生于汉代。所谓章草就是对隶书有条理有法则的潦草写法。章草不但基本保持着隶书的体势和用笔, 且字体大小均匀,字字独立,上下字绝不相牵连,非常明晰规范,如皇像本《急救章》。
今草
王羲之《十七帖》
今草,在楷书和行书开始流行之后,据说是后汉人张芝(伯英)采取章草的草法和变化楷书、行书的点画用笔,“温故知新”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草体,后人称之为今草。如王羲之的《十七帖》,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而隔行;粗细杂糅,正斜相倚。
狂草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狂草是一种特殊的今草,它比一般今草更加潦草狂放,不求一字一笔之工,但追通篇气势之雄,笔势连绵环绕,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化无穷。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就是狂草的典型代表。
草书的艺术价值很高,除了在结体精巧、点画照应、行笔气势以及墨色浓淡方面能够表达情趣和意境之外,还在于其强大的表现力,极尽变化,将书家的风采和风格得以充分的表现。
古代经典草书作品鉴赏
怀素《论书帖》
春风杨柳,婀娜多姿
黄庭坚《诸上座帖》
沙场征战,万马奔腾
怀素《自叙帖》
风起云涌,波涛翻滚
王献之《十二月帖》
似悬猿饮涧,钩锁连环
吴镇《心经》
诗画笔墨 幽静峭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