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桂花飘香(桂花飘香月影妩媚)(1)

市民身穿汉服演示传统文化。 张亨伟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记者 许婧康玉湛张亨伟)古艺华服、精美礼器、文台香案、拜月祈福……一年一度的“唐韵中秋”游园晚会23日晚间在上海江南古典园林桂林公园拉开帷幕。

十一长假桂花飘香(桂花飘香月影妩媚)(2)

市民身着汉服游园。 张亨伟 摄

当晚,近千名市民和游客在桂花飘香、月影妩媚的楼台亭阁间,领略中秋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中华传统节日、节事文化,与璀璨千年的文化遗产相伴渡中秋,更以真情实感的互动,共同体验和谐团圆的氛围。

创办于2001年的上海旅游节“唐韵中秋”游园晚会是上海最悠久、最纯粹的中秋节庆活动。

十一长假桂花飘香(桂花飘香月影妩媚)(3)

“唐韵中秋”游园晚会上传统手艺吸引游人。 张亨伟 摄

桂林公园是上海市区唯一仅存的江南古典园林,原系上海滩大亨黄金荣私人别墅,又名黄家花园。桂林公园一大建筑特点就是园中套园,每个院子里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建筑布景。全园遍植金桂、银桂、丹桂等23个品种共1000余株。每逢中秋佳节,桂花盛开,满园飘香,沁人肺腑,为上海市区最佳赏桂地之一。

上海市社区文化中心、上海市诗词学会及复旦诗社、复旦青年校友世界联谊会等团体合作,与蔡金萍、过传忠、陆澄等表演艺术家一起,吟诵张若虚、季羡林等古今诗人的经典诗篇,以诗歌情景小品、少儿唱诵演绎、创意诗韵剑舞、深度赏析演讲、古乐合奏吟诵、青春歌手演绎等多彩样式。

十一长假桂花飘香(桂花飘香月影妩媚)(4)

“唐韵中秋”游园晚会在上海江南古典园林桂林公园拉开帷幕。 张亨伟 摄

来自中华灯谜学会的灯谜大师,也在由千条灯谜组成的长廊中,为游客有声有色地讲解灯谜解谜技巧。

活动中,天真的孩子拉着家长,动手制作各类中秋纪念品,还参与现场对对联、填诗词互动,不仅过足了手艺创意瘾,还了解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中秋文化知识;“场景戏剧”也粉墨登场,越剧《楼台会》等经典折子戏,在园中假山、亭阁间近距离上演,情景交融;草坪间,游客纷纷换上具有浓郁中秋故事人物色彩的各种款式的华服,在园林中“秀”了一把“中装月光派对”;舞台上还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原汁原味地演绎了“树中秋”许心愿、“中秋拜月大礼”等真人实景的仪式,并展现了月饼来历中体现的“家国情怀”。

“树中秋”祈心愿源自2000年前的传统习俗,灯影朦胧胧,竹子节节高,写上祝福语,祈愿家团圆。来自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的注册志愿者顾茗愚介绍说,这能让大家了解中秋节并不仅仅是吃月饼,还有其它的很多民俗活动。自小喜欢传统文化的他自2010年开始经常参加这种活动,通过参加活动,会了解一些关于古人的思想境界,对自己的现代生活也有一定裨益。

十一长假桂花飘香(桂花飘香月影妩媚)(5)

品茶、赏月上海市民领略中秋传统文化魅力。 张亨伟 摄

令他很有成就感的是,以前刚开始参加这种宣传活动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穿的是朝鲜服或者和服,但随着推广的普及,向民众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次数越多,很多年轻人逐渐发现我们有自己的民族衣服和民族哲学以及道德教养,很有意义。

在近千名游客中,身着汉服的上海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罗艳芳与她的同学颇为引人瞩目。她对记者说,去年就来过桂林公园“唐韵中秋”游园晚会,猜灯谜,香道、古琴、茶道展示互动很有意思,而且是民俗文化,让儿童感受下这种氛围很有必要,因为城市化进程太快,很多地方已经感受不到这种民俗文化了,有些可能听都没听说过。

“希望以后各种传统节日都有类似‘唐韵中秋’这种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感受我们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罗艳芳笑着说。

此外,主办方还安排了网红茶艺进驻飘香园林,携手埙、尺八、古琴等古风乐器演奏,带来现场茶艺师香茗品鉴,天籁神韵伴随桂香,中秋月文化赏析体验,让民众获得自然与诗意交融的高雅体验。

据悉,活动将连续两天在桂林公园举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