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左传》,不但古文深奥,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词汇实在是令人费解。比如“蝥弧”,“仆姑”,“射姑”,当然还有“诡诸”。今天我们就谈一谈“诡诸”。

诡诸二字,单看单字大家都能理解其中字义,如果字面理解还不深入,就可以查字典,找百度深挖。然而,一旦这两个字放在一起,那就真令人“莫名其妙”了。比如诡,很好理解,有欺诈、怪异的字面理解,查一下字典,发现责成、要求又是其本意。而诸字,本义是对面辩则为诸。但诸字常用,有概举众多、诸如此类的意思。但是诡诸二字并列,我们很难从这两字本身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了。

中国历史悠久,文字和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肯定会出现不断的变化,有的保留了下来,有的被淘汰了;有的保留下来了字词,但丢失了文字的本意。上面的列举的这些词汇,大概是属于后者。在《左传》鲁庄公十六年的记载中,出现了夷诡诸这个人,此人曾经被曲沃武公俘虏过,但在周王室大夫蒍国的要求下,曲沃武公释放了夷诡诸。不过,夷诡诸此人心大,获救后就忘了及时报答蒍国的恩情。这让蒍国老兄很生气,于是借助曲沃武公的军事力量前去讨伐夷诡诸,且杀死了夷诡诸。这样,这位夷诡诸就因为没有做到及时报恩而最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根据古人注释,夷诡诸也是周王室的大夫,夷是他的采邑。显然,诡诸是他的名字。诡诸之名,自然不是他的专利,就在同一时代,一个更厉害的人也叫诡诸,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晋献公,曲沃武公的儿子。为此,后人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比如,有的人认为,夷诡诸这样奇怪的名字,应非我族类,一定是少数民族,当是戎狄之属。于是就有了曲沃武公讨伐戎狄,杀了戎狄大将诡诸,曲沃武公因此作为纪念,将自己的儿子起名叫做诡诸。当然,曲沃武公的儿子是姬诡诸。还有人认为曲沃武公伐夷,在俘虏夷诡诸之后,正好生了个儿子,故起名为诡诸。这是简单的望文生义。

不论是前者的的大胆推想,还是后者的据文猜测,其实都仿照了晋穆公给两个儿子姬仇和姬成师起名的已有范式。在古人起名这件事上,按照申繻的观点有五种方式,曰“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姬仇、姬成师这样的起名方式,属于“有义”这一类,所谓“义”,是指孩子出生时以父母的所得或所愿作为命名的依据。显然,诡诸二字,应该没有今人所理解的类似“成师”或“仇”这样的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夷诡诸被俘应该距离他的被杀相去时间不是太远。因为,曲沃武公在鲁庄公十六年时岁数最少七十以上,次年他便去世,继位者正是晋献公。这时的晋献公,年龄也在五十岁以上,因为曲沃武公在位长达三十七年。也就是说,晋献公的出生时间应该远远早于夷诡诸被俘或被杀的时间,所以,因夷诡诸被俘而得名这是不可能的。

夷诡诸、蒍国二位都是周王室的官员,故其封地应该离洛阳不远。比如蒍,按照谭琪骧先生标注,就在盟津附近,估计夷诡诸的封地也就在这一区域。夷诡诸和姬诡诸这两个人作为同时代的人,名字不约而同都含有“诡诸”二字,说明“诡诸”所指事物应该是他们共同文化圈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如此取名就是“假”,假借的假。只不过,“诡诸”所指事物或者现象在后世被其它更加通俗的名字给替代了,因此反而忘了诡诸原来是指什么了。

说起诡诸,我们就会想起另一个词,傀儡。据说傀儡早在周穆王的时候就有了,傀儡就是木偶,造字都有单人旁。诡诸二字,造字都有言之旁。两相比较,傀儡如果是用于娱乐的“木偶假人”,那么诡诸似乎就应该是用于娱乐的“模仿的话”,这当然是推论。

如果以上推论有一定道理,则有两种可能,其一在古代,应该有一种职业类似今天的脱口秀,专门说大话假话胡话娱乐人,被娱乐的对象可能更多的是贵族那一类。也许曲沃武公的儿子晋献公降生时,曲沃武公正在看这种娱乐表演,于是顺口就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另一种可能就是来自然现象,也就是回声,这在山区经常出现,一个人大喊一嗓子,就会听到山川回应,自己的声音在大自然中不断传响,这种现象,也符合“诡诸”二字表达的古代含义。这就是说,如果姬诡诸诞生后,有一个人喊了一声,“我们家生儿子了!”,而这时山川呼应,岂不就是“诡诸”了?

我们家的方言中,回声现象叫做“唉鲁儿”,也不知道古代晋国人把这种回声叫做什么,也许是“诡诸”吧!

诡秘诸天(诡诸的疑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