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喜欢剪剪指甲,掏掏耳屎。尤其是在外面晒太阳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觉得耳朵痒痒的,以为是耳屎爬出来了,就像把它全部都掏出来。有的时候要是掏出了很大一块的耳屎,很多人还会很有成就感,因为掏出来之后瞬间就感觉耳朵很清爽了。

经常挖耳朵耳屎越来越多(耳朵越干净越好吗)(1)

那么,耳屎真的能够经常掏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屎的作用吧。

耳屎,俗称“油耳”,也叫“耵聍”,是一种耳道里面的皮肤腺体自动分泌出来的一种淡黄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其实是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的。它的存在,其实是为了保护你的耳朵而生的。那么,耳屎的作用有哪些呢?

润滑保湿

人的身体部位的皮肤若是很干燥的话,就会有瘙痒的症状出现。而耳朵部位的皮肤若是干燥,也会出现瘙痒,这样就会让人感觉到很难受。这个时候耳道内的腺体就会分泌出耳屎,帮助耳朵内部润滑保湿,这样就能够防止耳朵内的皮肤干燥而引起不适的感觉。

经常挖耳朵耳屎越来越多(耳朵越干净越好吗)(2)

保护耳膜

我们的耳膜是对于人的听觉很重要的一个结构,而平时若是一些细菌或者是耳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这个时候若是没有而是来保护耳膜的话,耳膜就很容易发炎或者是出现耳膜穿孔,这样其实对于人的听力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耳屎也是用来保护耳膜的。

经常掏耳屎,会出现哪些问题?

其实我们的耳朵部位的排泄物,也就是耳屎,是能够通过咀嚼、张嘴等的动作,自己排出体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十天半个月不掏耳屎,耳朵也很干净的原因。耳朵有自己清洁的功能,所以其实是不需要经常掏耳屎的。反而经常掏耳屎,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经常挖耳朵耳屎越来越多(耳朵越干净越好吗)(3)

经常掏耳屎,耳朵会发炎

很多人一旦感觉到耳朵有瘙痒的感觉或者是洗完澡后,就很喜欢掏耳屎,而且掏不到还不会轻易放弃,直到掏到为止。但是其实,若是耳朵部位没有炎症的人,经常掏会导致外耳道发炎。因为耳朵里面的皮肤是很脆弱也很敏感的,一旦掏的时候用力过猛或者是刮伤的话,就会导致外耳道发炎,引起耳朵部位的炎症的出现。

方法不当,有可能会损伤耳膜

耳膜,是在耳朵深处的一个结构,有的时候掏耳屎掏不到的时候有些人就会将挖耳勺或者是长指甲伸进去掏。这个时候很容易导致将耳屎推向耳朵的更深处,导致引起耵聍栓塞的出现。这个时候耳膜受到压迫,听觉就会受到影响。

若是一不小心,挖耳勺弄破了耳膜,直接就会导致耳膜的穿孔或者是破裂导致耳鸣、耳聋等的问题出现。所以在掏耳朵的时候也要有个度,不要过度深入,导致损伤我们的耳膜。

经常挖耳朵耳屎越来越多(耳朵越干净越好吗)(4)

耳屎也会越挖越多

经常挖耳屎的话,就会导致刺激耳屎的分泌,导致耳屎越挖越多。并且这种情况下,再分泌的耳屎就会由原来的片状变成碎屑状的耳屎。这种分泌物本身对于耳朵的保护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这样耳屎就不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的耳朵。所以,耳屎也不能经常挖。

而我们的耳朵不仅仅是怕挖,还很怕进水,因为进水之后,水就会将耳屎黏在一起,这个时候耳屎就会很容易形成结块堵在我们的耳朵内。很容易引起耵聍栓塞,对耳膜以及耳朵造成危害。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想要清洁耳朵的时候,可以就棉签简单地在外耳廓的位置揉一揉,尽量不要伸到耳朵里面去挖耳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