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全世界哪个民族的教育最成功,犹太人当之无愧。以色列学者写的《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中披露,尽管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自1895年建立诺贝尔奖以来,犹太人将22%的奖项收入囊中,进入本世纪,获奖人数比重更是上升到28%。
和很多人一样,3年前,经济学者、企业家陈明键去希伯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也想弄明白一个问题:犹太民族为什么如此聪明?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创新力?在一年半的访学时间里,他深入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访问了社会各界近百名人士,有诺奖获得者、国会议员、总理发言人,也有大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还有保安队长、退伍老兵,等等,最后找到“他山之石”,写成《创新,从提问开始:深度学习模式探秘》一书。
“今天中国到了必须走在全球创新的引领者位置上了,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制造业优势也受到非常大的挑战。”采访中,陈明键多次这样急切地警告。他认为,吸取以色列教育中的优势,可以为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培养更多顶尖人才。
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
2018年下半年,陈明键在朋友圈看到王石在希伯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也对神秘的耶路撒冷产生兴趣,希望继斯坦福大学后,能去希伯来大学做访问学者。第二年初,他如愿抵达后,给自己定的研究课题就是“犹太早期教育和后期创新的关系”。
之前,陈明键纵横商场多年,看到如此“跨界”的题目,连好友王石都颇为不解。陈明键解释,原因很简单,每位去以色列的学者和企业家,都非常关心他们是怎样培养高精尖人才的,他想通过自己的视角,也为这个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找到一点答案。
陈明键在以色列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介绍了各种访谈对象,有父子都是诺贝尔奖得主的世界顶尖科学家,有养育了8个孩子、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的职场妈妈。他参加了社区富豪每周末晚上举行的学习小组,还去犹太老人学习的学校听课,也参加了很多次犹太家庭的晚餐与讨论会。
通过对以色列中上阶层人士的深度访谈和交往,陈明键认为,以色列教育,或者更准确地说,以色列的精英教育之所以成功,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土壤。与“学而优则仕”的功利化教育不同,犹太传统文化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崇尚求真的学习态度。更为重要的是,犹太信仰里充满论辩精神和群体深度学习的氛围,这种氛围在以色列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随处可见,从而孕育出犹太人独特的创新精神。
陈明键把犹太早期教育与后期创新之间的关系,总结为“3N”学习模型:innovation、religion、education,也就是创新、信仰和学习的三角关系。
父母的组织和引导
一种流传得很广的说法是,犹太民族不管在商业、科技还是文化上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天生特别聪明。但在以色列做访问学者一年半的时间里,陈明键感受最深的,与其说是犹太人基因里就带着聪明的DNA,不如说他们善于学习,从早期教育开始,父母就有意为孩子播下创新思维的种子。
陈明键和王石都曾受邀,去海法理工大学正统犹太教徒阿维·施罗德教授家过安息日。犹太人非常重视每7天一次的安息日,每个人都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先去教堂做安息日祷告,再全家一起吃晚餐。晚餐上,吃喝和祈祷占20%,剩下80%的时间主要是学习讨论。
那天恰好是犹太新年的开始,按照传统全家要学习《创世记》,讨论何为“创造”。阿维教授从之前在特拉维夫大学讨论的课题,谈起“世界是如何被创造的”,接着引导17岁的大儿子讲他学过的进化论,然后通过提问,一点点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尽管家里5个孩子年龄各异,最小的才5岁,但也积极举手发言,不让他说还生气,整个家庭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
回去路上聊起晚餐的情景,王石非常感慨:“很多人总是研究犹太人怎么会做生意,犹太人怎么会创新,其实他们的教育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
陈明键也说,从前中国父亲是权威的,今天父亲们在转型,很多父亲也知道要尊重孩子。但从犹太家庭的教育可以看出,中国父亲更重要的是如何承担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家庭学习的组织者,从小就有意引导孩子善于思考和思辨。
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犹太人注重培养孩子主动提问、善于提问的教育方法,让陈明键想起读高中时的一段经历。那时,他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劲,很喜欢提问。但是当他在课堂上第三次举手时,老师不高兴了:“总是你一个人提问,你学得是更好了,可我们班上其余70个同学怎么办?”陈明键只好把更多精力用于自我钻研,最后考进了清华大学。
和以色列一位小学校长访谈时,陈明键提出了心里藏了很久的那个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老师怎样才能保证教学进度不被耽搁呢?校长的回答是:“我们宁可耽误教学进度,也要让孩子能够提问。”另外,以色列还普遍采取一个折中办法,就是小班制教学。不过就算一个班只有20多个人,假设每个孩子都有提问机会,一堂课45分钟很快就过去,实际上正常教学进度还是会受很大影响。
陈明键认为,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和以色列的教育模式各有优势。应知应会的中国教育,照顾了绝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所以社会总体平均水平不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奇迹的根基在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基础是有大批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者。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基础教育功不可没。
而以色列那种教育是非常典型的“建构主义”学习,通过提问和辩论,构建深度学习的情景,注重外化与表达,从而激发心智成长,好处是为顶尖人才的成长留下充分空间,弊端则是放任了对绝大多数孩子基本技能的训练,造成两极分化比较大,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不如中国,所以在以色列很少会看到有大公司,尤其是制造业大工厂。
“总之,中以两国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互补。”陈明键说,中国人口红利的边际效应在快速消失,制造业的优势受到非常大的挑战,未来国际社会竞争中,创新红利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教育不能仅仅是应知应会,还要加上创新思维的培育。这种培育和养成,可能就需要学习以色列,给今后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带来一些学习模式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