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真正的历史远比小说精彩,这句话用来形容汉朝某位人物,简直再恰当不过。他本是身份低贱的放牛娃,因为机缘巧合被30万大军推戴为皇帝,并在位3年时间,虽然最终兵败投降,但却能得以善终,实在是无比幸运。这位无比传奇的人物,便是两汉之间的建世帝刘盆子。

刘盆子属于汉朝远支皇族,祖父刘宪在汉元帝时被封为式侯,其父刘萌袭爵多年,最终被王莽所杀,还是幼儿的刘盆子与两位兄长刘恭、刘茂由此成为孤儿,境遇一落千丈。作为罪人后代、落魄贵族,刘盆子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简直比登天还难。然而历史往往就是这么诡异,就在刘盆子的前途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命运却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石碑详细记载了他的征战历程(史上极幸运的放牛娃)(1)

王莽的“托古改制”引发大动乱,导致他身死国灭

腐儒王莽称帝后“托古改制”,用早已不合时宜的周礼来改造社会,不仅未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天下更剧烈的动荡,加之灾害四起、外族入侵,使得百姓无以为生、怨声四起。在这种情况下,绿林军、赤眉军纷纷起兵反抗,并形成两股最主要的反莽势力。23年,绿林军攻陷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覆亡。

王莽被杀后,先前被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成为天下之主,他为了笼络赤眉军为其所用,便下诏加封大首领樊崇等人为侯爵,然而并未赐予食邑。樊崇及其部将对刘玄的安排很不满,于是不久便再次举兵,并且兵分两路猛攻更始政权,由此使得中原一带再遭浩劫。

石碑详细记载了他的征战历程(史上极幸运的放牛娃)(2)

刘盆子在赤眉军中是个放牛娃

当初,赤眉军在经过式县时,把居住在此地的刘盆子兄弟劫持到军中。等到樊崇向刘玄表示臣服时,因为刘恭通晓经术,便让他在长安侍奉皇帝,至于不学无术的刘茂、刘盆子,则便被分配到右校卒吏刘侠卿帐下,全都做了割草喂牛的牛倌儿,常被军中将士戏称为“牛吏”。

等到赤眉军跟更始政权决裂后,有人劝说樊崇拥立汉朝宗室为帝,以此来增强正义性。樊崇觉得很有道理,便在一番紧张的操作后,最终选中年仅15岁的刘盆子为帝。然而在大家向刘盆子下拜称臣时,“牛倌儿”刘盆子竟然满脸通红、汗水连连,差点就要哇哇大哭。就这样,刘盆子以一种极不体面的方式称帝,时在更始三年(25年)。刘盆子称帝后改元建世,所以史书称他为建世帝。

石碑详细记载了他的征战历程(史上极幸运的放牛娃)(3)

刘盆子虽然称帝,但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初,赤眉过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军中。恭少习《尚书》,略通大义。及随崇等降更始,即封为式侯。以明经数言事,拜侍中,从更始在长安。盆子与茂留军中,属右校卒史刘侠卿,主刍牧牛,号曰牛吏...诸将乃皆称臣拜。盆子时年十五,被发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见《汉书·卷十一》。

樊崇在拥戴刘盆子为帝后,率30多万大军猛攻关中,此时更始政权正陷入诸将火并、混战不已的状态中,所以面对赤眉军的进攻,几乎没做像样的抵抗,便溃散奔逃。刘玄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赤眉军,不久后便遇害身亡,时在更始三年(25年)十月。

石碑详细记载了他的征战历程(史上极幸运的放牛娃)(4)

更始帝刘玄

赤眉军进占长安后肆意劫掠、胡作非为,没多久便把富庶繁华的关中折腾的乌烟瘴气,在刘盆子的苦苦哀求下,樊崇等人一度收敛,但很快便故态萌发。在这种情况下,关中一带的百姓纷纷逃离,而陷入严重缺粮之苦的赤眉军,因为无法在关中立足,便决定回返关东,继续在河南、山东一带做劫掠的“无本生意”。

然而此时光武帝刘秀已经称帝建国,并意图荡平这群实力强大、为患极深的乌合之众,于是在建武三年(27年)正月,刘秀亲率大军在宜阳邀截赤眉军,几乎没费吹灰之力便迫使对方投降。刘盆子、樊崇等人投降后,被赦免死罪,并获得良田美宅,迁居洛阳居住。但不久,樊崇便图谋再反,结果被光武帝诛杀。

石碑详细记载了他的征战历程(史上极幸运的放牛娃)(5)

光武帝不仅赦免刘盆子,还奉养他终身

光武帝知道刘盆子不过是个傀儡,同时又可怜他的遭遇,便任命他为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无法继续任职,光武帝便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他,直到刘盆子去世(“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引文同上)。刘盆子作为失败投降的皇帝,最终却能得以善终,也算是很幸运了。

史料来源:《后汉书》、《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