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兄长贫穷却大度,弟弟有钱却扣门小气

话说姑苏一地,有一人姓吴,叫有源,他的祖籍是徽州,父母皆亡,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二,人都叫他吴老二,他本和兄弟们住在一起,后来发家后肚子买了一说宅子住着,又开了一间当铺。

虽是做生意发了家,可是这吴老二极其节省,衣服破了就补,昂贵的菜从来都不吃,从不请亲戚朋友聚会,终日在家盘算着钱财,吃些粗茶淡饭,当铺钥匙终日挂在身上,不论是何物都要经过自己的手,房屋中除了算盘和账簿,别无他物。

日夜把心思放在如何赚钱上,想要把钱堆一屋子,最好是多到撑破屋顶才甘心,就算是在亲兄弟面前,也是一文钱都要算计到,他膝下有两子,大的叫如泉,人聪明,长相出众,只是那吴老二却怕读书费钱,上了几年私塾后,硬是把儿子拖回家中,先生觉得这孩子可惜,亲自上门去说,却被吴老二赶出大宅,嘴里还骂骂咧咧说这先生就是看上了他家的钱财。

朱元璋给儿子讲解荆棘妙用(一年问儿要三百两)(1)

虽不上学了,如泉却是个极妥当之人,打理家事井井有条,却和他父亲一样,把钱看得极重,明事理方面却比父亲要强些。

再说那吴老二有个兄长叫有基,两人性格天差地别,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只要人有事,不管是邻居或亲戚朋友,一叫有基,他必会去,只是家里贫穷些,却是个正直的人,从不问弟弟有源要钱花。

若是自己的其他兄弟落难,有基也会去救助,孤儿寡母能帮就帮,很多时候有基都把自己家中掏空,妻子程氏吵闹,有基也不开口去要钱,都是自己受着。

兄长病故,弟弟的长子过继给他

数年后,那有基病故,身后事皆是有源操办,只是那有基膝下无子,灵堂前连个披麻戴孝的人都没有,有源见大嫂程氏凄苦,便想着要帮她一帮,于是召来一众族人,商议收养一个孩子。

只见他对众人说道:“我兄长无后嗣,想从诸位亲朋好友中寻觅一个孩子,若是我长嫂看中,还请大家莫推辞,”说罢便让嫂嫂出来挑选,那程氏见族中孩子有些是遗孤,便问道:“哪个可愿意给我当儿子?”

她见众人不应,又哭了起来,后族人都说让有源过继一个孩子,有源却割舍不下大儿子,想来想去只得把小儿子给嫂嫂,不想还未开口,那程氏以为他不愿,又哭哭啼啼。

如泉见此,只得开口让父亲把自己过继,有源见儿子愿意,也不好拒绝,当下便同意了此事,后如泉带着妻子去拜见程氏为母,改了称呼,有基下葬时便称他为父亲。

朱元璋给儿子讲解荆棘妙用(一年问儿要三百两)(2)

一日后,有泉去拜见母亲,说道:“儿子有一事告知母亲,家中的事全靠我料理,不如母亲随我去了,我才好照应你,”不想程氏却不愿:“你是我过继的,只有你跟着我的道理,哪有我跟着你的?你也可回去照料生意,吃穿用度,每日送来便可。”

后那如泉夫妻,日日送吃食来,除了茶水之外,一应物品皆是如泉家的,后来又给程氏请了婢女和老嬷嬷,不想那饭食却不够吃了,如泉见此,又加了三倍送来,十个人吃也会剩下,不想程氏却全部吃光,有好事者起疑道:“老年人的食量,怎会如此好?”

另一个则说:“定是平日贪嘴吃惯了,”却不想那程氏有脾气,若是哪一日不如意了,便把吃食全部砸了,或送还给如泉,又告诉别人说如泉要饿死他,吓得如泉唯恐自己落一个不孝的名声。

后程氏又提出要求,说要自己煮饭菜,只是一日的米饭菜,竟花费不少,一日一斗米,一日两担柴,菜钱一日五百文,外人见了都说这程氏是个刁妇,如泉却不理,日日按程氏说得送去。

继母贪心,每年要儿子给三百两

到了冬日,那程氏忽闹开了,寻死觅活的,不是上吊就是要投河,如泉问其故,程氏哭道:“我欠钱太多,如今还不上了,哪里还能活啊?”如泉问她欠多少?程氏答:“必须两三百银子。”

如泉疑惑,还以为是当初有基欠的,便问程氏债主是何人,哪知那程氏一听就恼了,说如泉不信她,又嚎啕大哭起来,如泉没法,只得送上两三百两银子给她,谁知到了第二年的年底,又是如此。

起初,这些事如泉是瞒着亲生父亲吴老二的,只暗地里送过来,心中只想道:“程氏是个有见识的,这钱她定有用处,我是她儿子,反正她老了之后,钱也是我的。”

后一到冬天,程氏便如此,一要就是三百金,有一回那如泉有事耽搁了,程氏没收到钱,便拿着麻绳上街,到处哭诉那如泉不孝,说自己要吊死算了,一众邻居都来围观,纷纷指责如泉,待如泉赶过去时,见母如此,大哭道:“母亲,你这是要逼死孩儿啊?”

朱元璋给儿子讲解荆棘妙用(一年问儿要三百两)(3)

后众人又劝程氏莫恼,如泉又拿了三百银子给她,此事才作罢,这样的情况,约莫持续了十年之久,众人也渐渐明白了此事的缘由,皆说如泉也太好欺负了,一日,正是除夕,那程氏吩咐如泉道:“我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往后不用送东西了,我搬去你家住。”

如泉答应下来,谁知母亲到了自己后,吃饭不过一碗,吃肉不过几块,与之前花费的相差太远,婢女和老嬷嬷也是如此,且程氏也不像以前那样闹了。

如泉只当母亲来了,为人也和善,从那以后家中大小事务都要与程氏商议,又是十年,因家中有程氏主持,竟比以往更富裕了。

后那程氏到了八十岁,过完生日后,对如泉说道:“你如今家财丰厚,我老了,不能替你照看,但有一句话,你要记得,今日我与你明说了吧,人家弟兄叔侄都是祖宗生下来的,有难必帮,你生父吴老二却不是如此,自家富贵,兄弟皆贫穷,也不周济他人,我此前要你接济我,每年又要三百两银子,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那钱我都拿去接济族人了,或是孤儿,或是结婚所用,如今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不用我帮忙了,我才来你家相帮,今见你的财富又多了些,这正是心胸宽广的缘故,你还有一个胞弟,将来要公平对他,莫要自己赚钱。”

朱元璋给儿子讲解荆棘妙用(一年问儿要三百两)(4)

说罢,那程氏取出一本账簿,只见上面记得账密密麻麻,皆是借给族人的钱,如泉看了,才知母用意,后来那如泉有事时,所有受过帮助的族人都来帮忙。

此后,那程氏再不管家事,每日只照看孙子,安享晚年,活到九十岁寿终正寝,如泉也遵照母亲的训导,后代也是如此,皆是大富大贵之人。

后记:其实有人并不赞同程氏的做法,认为她拿如泉家的钱去做好事,人家感谢的也是她,并不是如泉父子,就算吴老二扣门,他也没有苛待过别人,钱都是自己辛苦赚的,给不给是他的事。

但是换个角度想,程氏的做法也没错,她在族人困难时期去帮忙,团结大家族,才使得这家族不会败落,自己落难时也会有人相帮。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