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年龄的称谓真的好美(看看古代对年龄的称谓表)(1)

 你知道么,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据说从0-140岁都有喔!看看你今年该叫什么了?

►0岁

初度: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还出自《元史》,顺帝纪八〝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

►襁褓

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列子‧天瑞》曰:〝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孩提

指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龆龀(tiáochèn)

儿童换齿年龄。即指七八岁的儿童。唐代诗人白居易《欢儿戏》:〝龆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垂髫(tiáo)

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者儿童。

►幼学

十岁左右。《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总角

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童年时代为〝总角〞。

►黄口

本指雏鸟的嘴,后指儿童,是说十岁以下。

►金钗之年

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古代女子十二岁开始带钗梳妆。

►豆蔻

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舞勺之年

指男孩子十三至十五岁期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及笄(jī)

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未满十五岁为及笄。

►志学之年

十五岁。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

男子十五岁,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舞象之年

指男子的十五到二十岁,也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破瓜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加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汉刘向《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满二十岁。

►结发

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束发而冠,女子十五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礼记.曲礼》:〝二十曰弱,冠。〞

►花信年华

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花信:开花时期、花期,藉此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而立之年

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始室

《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三十岁。

►不惑

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活到这个岁数,应该能很好地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知天命

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

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花甲

指六十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耆(qí)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还历寿

六十一岁的寿辰。按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轮,六十一岁还是新的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从心之年

指七十岁。语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七十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

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悬车:

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耋(díe)

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又〝耋,老也,八十曰耋。〞

►喜寿

七十七岁的雅称。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得此名。

►耄(mào)

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米寿

我国传统的寿称之一,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都城八十八,故名。鲐(tái)

►背之年

古人九十岁的别称,泛指长寿老人。

►白寿:

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

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茶寿:

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