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逻辑怪圈,想要跳出来打破这奇怪的禁锢,发展副业就成为了大势所趋。
在有钱人一抓一大把的娱乐圈,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可俗话又说“人不能吃太饱”,有的人勤勤恳恳搞副业,有的人却“兢兢业业”割韭菜,天差地别。
这么看来,还是得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01 任泉:平民餐厅,20年屹立不倒
说起娱乐圈副业王者,任泉必须当选第一。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任泉,凭借着棱角分明的俊朗外貌,曾出演《少年包青天》里的公孙策一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应该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任泉,2016年却宣布退出娱乐圈。
简单讲,他的退圈原因是下海经商。
不过,也可以说他看惯了娱乐圈的尔虞我诈,觉得经商更有出路,所以专注于一件事,走商业道路。
在23年的演艺生涯里,在无数个没戏拍的空挡时期,任泉早就转头做起了投资、制片人和餐馆老板。
虽然堂而皇之地说是兴趣,但渐渐做大做强也看得出任泉的用心。
大学时,任泉在跑剧组试镜的经历中,体会到小演员的生活状态:不用刻意减肥,“吃了上顿没下顿”就能令人日渐消瘦。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任泉进入了餐饮界,翻身做起了老板。
大学一毕业,年轻气盛的任泉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自己的商业部署,向好友李冰冰借钱并保证一定会回本。
一开始的他也很忐忑,虽然经过了市场调研,但是发展前景一片迷茫。
不过,任泉并不是“放养式”开店,而是尽心经营,理性定价,良心买卖。
直到现在,餐厅消费也控制在人均50-60之间,没有涨得太厉害,味道也是“巴适得很”。
任泉开店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温饱,并没有想到将餐厅做大做强。
现在看来,他也算得上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蜀地辣子鱼餐厅一路大火,二十多年来屹立不倒,
之后在北京开了连锁店,由好友李冰冰改名“蜀地传说”成为了一处众人聚餐的好地方。
02 孟非:平民菜要高档价
除了任泉的良心经营外,自然还有无奸不商的反面案例。
单单从价格来看,就能发现他们割粉丝韭菜之心昭然若揭。
其中之一就是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孟非,他在主持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发展副业,
一是发展副业已经成为娱乐圈常态,二是真心喜欢吃面。
于是2014年,“孟非的小面”应运而生。
开业即巅峰,孟非也算是物尽其用,不仅用明星效应迎来一波热度,还邀请圈内人士郭德纲等人到店撑场面,
郭德纲还露了一手,为店里题词。
据网友说,加上“郭德纲”三个字的题词,最起码能卖到100万。
这表面功夫倒是做足了,但是仔细一品就知道店铺倒闭不无原因。
从卖相上来看,一碗清汤寡水的素面就要三十多,直接上街抢都比这有信服力。
再从味道来看,虽然人人口味存在差异,但是差评多于好评,这就不言而喻了。
不管怎么说,做生意还是要做良心买卖!
但孟非也算是越挫越勇,三年后,他和黄磊合作开了一家火锅店“黄粱一孟”。
价格也是惊为天人,毕竟火锅不是有钱人的专享,作为平民餐饮,人均消费到达五百元,孟非终究还是走了“抢钱”的老路。
15片牛肉398元,一盘毛肚380元。
网友也调侃:川渝地区的人要是知道毛肚这么贵,估计会把自己给煮了吧
这么看来,火锅店倒闭也是必然。
不过,孟非放弃那是不可能的。
2021年,孟非的小面升级版卷土重来,不管怎么样,希望可以给大众带来好的就餐体验。
03 陈赫:从不亲自割韭菜
既然说到火锅店,那陈赫必须榜上有名。
他作为“好男人曾小贤”的扮演者,凭《爱情公寓》火爆全国,副业的贤合庄,也是开进了大江南北。
2015年,陈赫联合叶一茜、朱桢等人合伙成立了贤合庄这一品牌。
表面来看,陈赫出力确实比其他人要多,毕竟他不仅会在节目里宣传,而且线下还跻身于网红经济。
不断有短视频博主与陈赫偶遇,宣传力度加上明星效应,贤合庄带来的收益可谓是源源不断。
可对于加盟商来说,38万元加盟费买来三年的招牌,超过五百家加盟门店陆续开张,
先不说店铺是否会盈利回本,至少光是加盟费就足够让陈赫赚得盆满钵满。
在此基础上,陈赫火锅店的发展不算顺利,虽然错不在他,但是火锅店频发的安全问题也把他推入了众矢之的。
吃饭途中飞来横祸,菜品“夹带私货”有活虫蠕动,服务员态度恶劣与顾客发生口角。
一系列事情登上社会新闻,在影响了店铺口碑之后,陈赫又有了“挂名”老板的名头。
实际运营并不由他负责,而是交与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既如此,似乎证实了陈赫“甩手掌柜”的事实,贤合庄也只是背靠着陈赫明星光环的割韭菜行为。
不过,确实有粉丝喜欢贤合庄的口味和氛围,
不论如何,优化餐厅质量问题都是重中之重,给顾客好的就餐体验是每个商家都必须做到的基本标准。
在良莠不齐的餐饮类行业中,包贝尔、薛之谦等诸多明星都进入其中,鱼龙混杂,希望消费者可以擦亮双眼。
04 “良心老板”吴昕
万事万物都有好有坏,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娱乐圈打工人也不在少数。
湖南卫视主持人之一的吴昕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她,不论是行为作风还是样貌都不出众,为人低调,生活平淡也就成为了大众对她的固有印象。
她的副业虽说算不上风生水起,但看起来还算有模有样。
在别人都一股脑冲进简单快捷的火锅行业的时候,她悄悄地走向了小众品牌:经营了八家泰餐馆取名泰子椰。
开店之初的她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不仅亲自下店管理经营,甚至在店里缺人手的时候进入后堂洗碗。
作为公众人物,她没有明星的架子,作为老板,她没有假手于人。
开店之初也仅仅是“快乐家族”的人到店捧场,并没有过多宣传。
现如今,吴昕的餐厅已经开了近十年,可想而知,她还算是良心经营。
人性化的定价和独具审美的装修风格对粉丝来说也是最好的回馈。
但是,很多人也提出,明星店铺都有着同样的通病:菜少价高,一小份咖喱要价到46元。
每个人存在差异,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全面。
不过,对于良心卖家还是应该多支持,除此之外,吴昕的商业领域还涉及到两家五星皇冠女装淘宝店。
看样子,这利润也足够让她成为小富婆。
05 “农场阿哥”周杰
有人拓展商业版图,直击餐饮行业,也有人以“民以食为天”为根本,从源头保证健康。
《还珠格格》里的尔康——周杰,就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前几年他在东北收购一片稻田,每天的日常工作成为了测试稻田的土壤金属浓度,空气浓度。
不仅保证自己吃得健康,他也凭这“一亩三分地”做起了生意。
成立了他的大米品牌:周先生,成为了大米届的“奢侈品”,但是他并不愁没有买家。
为什么说是奢侈品?
首先,这价格就让人“听而却步”,一种是68元一斤,一种是128元一斤,500斤起购。
在销售方面,规定只能从周杰本人那里购买,为了防止造假,“周先生”大米不委托任何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这严谨的销售模式,堪称大米届的爱马仕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周杰的大米产量和质量都是一流,贵点也无可厚非。
在周杰接受采访时,一提到水稻就侃侃而谈,足以说明周杰的用心负责,让人安全感满满。
“柴米油盐酱醋茶与人们息息相关,这也总要保证吧”。
割没割韭菜,相信很多人内心有自己的衡量。
周杰是有钱人,但很多的有钱人不会选择周杰这样的生活:下田割稻谷,吃自家鸡下的蛋,蒸自家种的米。
相比于无良商家自己的东西自己都不吃的行为来说,周杰已经是相当负责了。
06 关晓彤:割粉丝韭菜不手软
都说吃喝两不误,市场上的饮品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的需求,于是就流行起了饮品之王:奶茶。
有市场就有资本,众多明星纷纷加盟,关晓彤就是其中之一。
而她的经营模式跟陈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最近更是陷入被告风波,温州欧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现关晓彤奶茶店“天然呆”没有商业特许经营许可证,于是将她告上法庭。
她给加盟商“画大饼”,加盟商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优待,于是天然呆门口曾出现过粉丝拿招牌“还我血汗钱”的字样。
不仅如此,之前商家更是在网络上直接发声,举报关晓彤虚假宣传,用奶精粉替换牛奶出售。
一件又一件的事故,让关晓彤方不得不制定解决计划,于是一篇篇将关晓彤摘得一干二净的官方声明就出现在了大众眼前。
“关晓彤女士并非合同主体,亦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无疑是刺痛了很多粉丝的心。
想想刚开业时的人山人海,配合关晓彤的线下宣传,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如此的商业头脑令人钦佩。
商品定价亲民,服务热情,吸引了无数的路人缘。
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假像,关晓彤的一系列操作,不禁让人感慨,原来资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成功可以挂名,失败落得清白。
关晓彤的奶茶店必是逃脱不了割韭菜的骂名了。
07 明星夫妻搞副业,啥钱都想挣
豪掷2亿的世纪大婚礼,很多人现在可能还记忆犹新。
黄晓明和杨颖真实上演了一场霸道总裁和小娇妻的戏码。
大方一如往常,杨颖在黄晓明的协助下开起了奶茶店,沿袭他们的婚礼作风,奶茶也做成高奢品。
杨颖的奶茶店听名字就很贵气:百万奶昔
一杯定价就50元也算是物如其名,也正是如此,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过客”,不论是谁都只会消费一次,直呼“喝不起”
不过,就算价格很高,不求物超所值但求物有所值也可以,
可是根据粉丝的回馈,不仅价格离谱,味道也是和普通奶茶无异,让大众的消费热情慢慢减淡。
杨颖这样不仅耗费了自我价值,也消耗了粉丝的感情。
开业时的热闹非凡,在店铺暗淡的时候似乎成为了讽刺。
毫无商业头脑的杨颖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是继续开下去。
等到她觉悟的时候才发现为时已晚,打折促销已经挽回不了粉丝的心了。
根本上讲,杨颖是把自己的消费理念强加给了粉丝和消费者。
自然,倒闭就是必然结局。
不信邪的杨颖,奶茶店倒闭后去香港发展,开了四家咖啡店。
据说生意不错,可能是有了奶茶店的教训让她明白了一些门路。
可是好景不长,咖啡店装修风格遭到诟病,倒闭也是意料之中。
反观黄晓明,商业头脑一流。
现在想想,黄晓明为什么没有插手杨颖的经营,杨颖又为什么没有向黄晓明取经?这就值得细品了。
早在多年前,黄晓明靠着敏锐的直觉看向了红酒市场。
一不做二不休,立马召集了他一些企业界好友,募了2亿8千万引进法国拉菲等五大酒庄红酒来拍卖,一年时间就回本。
不仅如此,他还干起了“倒爷”的活计
先是花500万买了一批红酒,再放了8个月卖掉,最后净赚7千多万新台币(约合14891715人民币元),原价直接翻了近4倍。
之后,股票、房产、医疗、红酒、影视、餐饮、高尔夫球——能投资的地方他几乎一个不落。
黄晓明不仅投,还几乎每投必中,是圈内出了名的理财高手。
这两人的商业头脑就是妥妥的互补,不过2022年1月28日,两人宣布离婚。
不论是什么原因,都祝福她们未来发展前途大好。
08 杜海涛:粉丝不够,割同行
“人食五谷,孰能无疾”。
注重身体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健身就成为大势所趋。
要说能动员大部分人,引领健身风潮,那娱乐圈必是头部。
而作为湖南卫视主持人之一的杜海涛也是看中这一商机,把目标受众群面向了娱乐圈,显然,这位看起来呆萌的小胖子在思想上并不迟钝。
2019年,杜海涛就在距湖南卫视演播厅一百多米的草坪上屹立起了WEGYMER健萌香蕉馆的招牌。
这是全国首家全明星的私教健身馆,开在众多明星光顾的岔路口,
在上班的地方当老板,有可能湖南台台长龚正文都会是他的座下之宾,自然也不怕没有客源。
这么看来,杜海涛这一招还真是精明,不仅方便了自己的健身,而且明目张胆的薅起娱乐圈的羊毛。
不仅如此,据了解,健萌在长沙和南京、苏州共拥有30家门店,而且杜海涛还涉及餐饮、家居服务、传媒公司等行业。
作为隐藏富豪的杜海涛让我们看到他努力的另一面,现在的他也是感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了。
09 林志颖:4块的东西,卖上千元
“不老男神”林志颖,现在的标签可不少,“科技达人”、“江湖骗子”还是“吹牛大王”。
细品名人,这其中的真真假假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2012年,林志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对还未上市的iPhone5手机的使用体验测评,引起了大量争论。
随着热度不断上升,吃瓜群众的关注点慢慢跑偏,几乎没有人期待手机性能,反而开始讨论手机的真假。
直到最后,苹果手机官方和林志颖各执一词,不过两方都点到为止,没有对簿公堂,这件事也随着iPhone5手机正式发行,消息慢慢消失。
毕竟,正式发行的新机和林志颖的测评相差无几,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苹果公司依靠明星效应做出的营销策略,
另一部分人认为手机在美国发行相对中国较早,是提前在美国入手的。
其中内幕虽然引起了不小的猜测,但是真正的结论就不得而知了。
时隔一年,林志颖真正开始“作妖”,他在微博上接连发布了几张自己在研究“逆生长”药物科技实验的照片。
不得不说,但凡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这跟秦始皇的长生不老的仙丹无异,都是些江湖术士的骗人把戏。
但是谁曾想,月销量竟然可以到达500件,引来官方辟谣,将成本只有4元的东西包装成千元卖出。
万幸的是,产品不包含害人的成分,只是普通食品。
这一操作,就已经赤裸裸告诉大家,他要来割韭菜了,粉丝经济被他玩的明明白白!
后来,偏门走不通,他又走回了科技这条老路。
网络上立马就出现所谓的林志颖的人生简历,26岁创立科技公司甚至有传言称这个公司垄断台湾银行的相关业务,身价超过20个亿。
这封简历被网友不断质疑,也被深扒,发现这家名为新网资讯的科技公司只是在内部宣传稿件中提到过林志颖与好友共同创立,但是在董事局成员中并没有他的名字。
同时其本人任职的台湾网路协会这组织也并不存在,相似的另一个机构叫作台湾国际网路协会。
但是在对外公布的历任成员中并没有林志颖的名字,种种信息的不对等,让网友们对他的身份产生怀疑。
虽然林志颖经纪人出面解释,但是不足以令人采信。
但不可否认的是,林志颖的财富实力不是假的。
他也尽力留住自己“科技达人”的称呼,把家里都变成了高科技。
据之前的报道,十年前林志颖的豪宅就已实现智能化,整个住宅约有100多件电器可以透过控制面板进行控制。
但是在《婆婆妈妈》里,家里声控灯没反应,被老婆吐槽一周就得修一次的高科技翻车现场也让他很是尴尬。
不过即使这样,这么看来他也是娱乐圈走在最前沿的人了,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副业,塑造出成功的形象,而事实与否,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10 谢霆锋:凭实力赚美元
在科技方面,国内数一数二的人物还属太子爷谢霆锋莫属,建立百亿特效帝国:PO朝霆。
是全中国唯一全数码作业的后期制作公司。
而他开公司的初衷非常简单,仅仅是因为2001年自己MV《玉蝴蝶》后期做得特别差,他很生气。
但自己也不了解行业内幕,于是找朋友问了一圈,才知道当时后期特效工作太高端,这方面人才短缺,业务全部外包。
但是外包的国外公司拿钱不干实事,于是谢霆锋就萌生了自己要搞一家特效公司的想法。
2003年,23岁的谢霆锋一咬牙一跺脚,抵押了房产,拿到了370万港币做启动资金,和伙伴杨文杰在铜锣湾创办科技公司。
由于家里人都不从商,所以谢霆锋不被看好
据说,创业之初,急于发展的他对资金安全警惕性不高,被骗了一大笔钱,在走了一些弯路以后,公司才得以建立。
同时,相比于其他人大肆宣扬自己的产业,利用明星效应赚取利润的行为,谢霆锋却大相径庭。
在公司开业前八年,一直“隐瞒”自己的老板身份,直到2011年,才崭露头角。
但是根据当时的文件,2012年到2014年,PO朝霆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这一年,谢霆锋通过换股的方式,将PO朝霆注入上市公司汉传媒。
而到了2016年,PO朝霆则干脆又被卖给了数字王国,这是一家好莱坞特效公司,曾参与制作了《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等影片。
两家一起成立新公司“DDPO”,谢霆锋为DDPO的总裁,同时也是数字王国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
13年间,谢霆锋将公司扩建到,香港、上海、北京、杭州。
但之后谢霆锋转战餐饮,特效公司的事情也就画上了句号。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谢霆锋的生意越做越大,从知名艺人摇身一变,已经是坐拥7家公司60亿资产,身价8亿的隐形富豪了。
守好钱袋子,过好幸福年。
这么看来,每个人都必须牢记这句标语。
反过来说,追求幸福固然没错,认真搞钱想要实现财富自由更没错。
但是也要凭良心经营,粉丝也要理性买卖。
显然,如今娱乐圈的更新换代甚至要比高科技产品快了,明星的“塌房”带来的连锁效应也波及甚广。
但是这些明星早早为自己铺好了后路,即使是有一日退出江湖,也能做到后顾无忧。
拿明星效应割粉丝韭菜固然可耻,但是多元发展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