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讲解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简说曾仕强所释易经)(1)

“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就是出自于《易经》当中最有影响力的几句话之一。

在《易经》里,“阴”和“阳”这两个概念都有着特殊的符号来表示,而这些阴阳符号也是组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卦象的最基本的符号单位。

其中“阳”的符号通常是写为“———”这样的一条横杠,

而“阴”的符号一般是“—— ——”这样的一条中间有间断的横杠。


在易道的三种易理之中,被称之为“交易”或者是“简易”的这一类易理,主要就是通过“阴阳”这样的最简单而又直观的阴阳变化转换来体现的。


万变不离其宗,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相互交感之后又互有阴阳。

也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所以阴阳又可以各自演变成四种类型,

也叫做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也就是说四象是阴阳变化的基础,

易经占卜的变化原理也是四象来实现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每一个卦象的图案都是由“阴阳”构成,

其中八卦就是由三条阴阳的横杠组成,

八卦相互重叠而成为了八八六十四卦,

所以六十四卦当中的每一个卦象都是由六条“阴阳”的横杠符号来组成的。


而卦象里的这种一条一条的阴阳横杠,

又通常被称之为“爻”,阳爻与阴爻。


在《易经》中的系辞传里有这么句话,

“爻者,言乎变者也”

正是因为卦象是由“爻”来组合成的,

所以卦象的变化也正是要依托于“阴爻”与“阳爻”这样的两个基本单位的变化转换来实现卦象的整体变化的。


大道至简,易卦当中的“简”就在于此。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又是可以相互变化转换的,所以阴阳演化是互根互用的。

阴极则可以变为阳,阳极则又变为阴。


这就是《易经》当中阐述变化之理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我们称之为“物极必反”。

《易经》之道看似复杂,其实真的非常简单,就是一阴一阳这样最基本的演变。

曾仕强讲解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简说曾仕强所释易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