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两个猪肉饼”“老板来三个牛肉饼”……每到下班时间,泸州肖巷子路口一家烧饼摊旁总会围满顾客,老板也忙得不亦乐乎,揉面、摊饼、码料、炸制,再撒上嫩葱、香菜提味,不出片刻,一份香气四溢、热热呼呼的烧饼就递到顾客手中。这位老板就是退伍老兵陈红彬,三年多来,辛勤的创业让他年收入达六位数。

退伍兵摆摊卖煎饼(维和士兵退伍后泸州卖烧饼)(1)

陈红彬(右)和他的父亲

退伍兵摆摊卖煎饼(维和士兵退伍后泸州卖烧饼)(2)

陈红彬在部队中获得的嘉奖

趁年轻闯一闯 曾联合国维和退伍回泸创业

今年30岁的陈红彬是乐山马边县人,12年前,18岁的他怀揣军人梦想进入军营,成为了驻泸某部的一名战士。在部队里,陈红彬训练刻苦,努力钻研业务,凭借优异的表现,两年后转为士官。5年前,本着为国争光,展示中国军人风采的信念,陈红彬成为了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中的一员。在国外他兢兢业业,做好安排任务,圆满完成了维护联合国部队基地任务,得到了各国军人的好评。然而在维和任务中一次意外受伤,让陈红彬提前回国。回国后,陈红彬面临转业选择,因为是三级士官,老家乐山马边县方面可以给他安排一份工作,但是陈红彬拒绝了,他说,“还是想趁年轻出来闯一闯”。

经过深思熟虑,陈红彬决定回到生活了十多年的第二故乡——泸州。回泸后,陈红彬没有急着找项目,军人特有的冷静素质,让他沉下心来思考创业方向。有一次,他在街上闲逛时发现了烧饼这个项目,投资少、学习周期短,而且不占地、易操作。“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以制作烧饼为创业的切入点。”陈红彬对记者说,确定方向后,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刻苦摸索,掌握了制作烧饼的一系列制作技巧。

退伍兵摆摊卖煎饼(维和士兵退伍后泸州卖烧饼)(3)

烧饼摊生意日渐火爆

一丝不苟创业 烧饼生意日渐火爆

2012年,陈红彬的烧饼摊正式营业了。陈红彬把摊位选在了肖巷子路口,“因为这里人流量较大”,产品定位于普通职工和学生,“因为他们作息时间较规律,如果学习工作忙没时间做饭吃饭时,就可以买个烧饼吃吃。”

记者在现场看到,烧饼猪肉馅5元、牛肉馅6元,炸得软脆兼顾的饼皮,涂上秘制的、香浓口感醇厚的肉酱,配上爽口的绿色蔬菜,各种食材的味道在口腔内融合,各类分明的口感在舌尖聚集,让食客付出最少的价钱感受到最简单的美味。

在食材的选择上,陈红彬也一丝不苟。每天早上,他都会起个大早,到菜市场选购食材,陈红彬说,猪肉饼的馅选用后腿肉,“后腿的地方肥瘦相间,瘦肉多些,吃起来不油腻。”而牛肉饼则选用30多元的里脊肉,肉香浓郁。

选址好、定位准、消费不贵、味道不错,渐渐的烧饼摊有了固定客源,做出名气,生意也慢慢好了起来,“有时候一天要用几十斤的原料。”陈红彬说,由于一个人忙不过来,远在乐山老家的父亲也过来帮忙。

退伍兵摆摊卖煎饼(维和士兵退伍后泸州卖烧饼)(4)

凭美味吸引回头顾客 年收入六位数

陈红彬告诉记者,饼子平时一天能卖100至200个,节假日能卖300至400个,饭点的时候,基本上一分钟就要做一个饼子。会不会很辛苦?“肯定很辛苦,但自己创业的生活更有激情、更有挑战。”一天下来做这么多饼子,那营业额如何呢?陈洪彬坦言,经过3年的经营,到今年,一年的营业额大概能达到六位数。

烧饼摊不仅吸引着往来的人群,也让周围很多商家成为了回头客。张小姐以前是肖巷子步行街的一位私营业者,因为陈红彬的烧饼物美价廉,她以前时常购买,去年张小姐的店搬迁了,但她告诉记者,只要路过这里她就会购买,“原因很简单,因为味道不错噻”。而手拿三个烧饼的陈大姐表示,自己老公喜欢吃,专门让她过来打包回家。

虽然烧饼摊收入客观,但是富有创业激情的陈红彬,却不仅仅满足于此,为了让自己的烧饼打出名气,维护自己的品牌,今年2月的时候,陈红彬为自己的烧饼申请了《味更多人》的注册商标,并且成立公司。“我要让更多人知道我的企业,让更多想创业但启动资金不多的人,了解这种创业方式。”陈红彬表示,希望从成立公司出发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成就自己的创业梦想。

记者 左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