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出自《论语·里仁》。

夫子指孔子,儒家思想开创者,由此可知,“夫子之道”即“儒道”,曾子将其核心思想归结为“忠恕”二字。曾子,何许人也?曾子,名参,字子舆,被誉为宗圣,配享孔庙。宗,有一脉相承之含义,如“同宗同源”,所以说,曾子讲的“忠恕”最能代表或者反映儒家思想核心。

忠恕之道及其实践困境(忠恕之道)(1)

“忠恕”两字下面都有一个“心”字,细究一下,非常有意思。忠,要有一个中心,即以他人为中心,为人谋不可不忠,要像忠于自己内心一样去忠于他人。恕,宽恕,宽厚待人,宽容接物,将“恕”拆开看,为“如心”,如内心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称之为“如心”,意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人认为外部世界是内心的一种观照,内心观照的世界能否客观“呈现”外部世界,取决于“正心”的程度。绝对的正心,即是“明心见性”,如果一个人能达到此境界,那么他就可以“出凡入圣”。王阳明毕生的追求是“我心光明”,所创立的学问称之为“心学”,他将人心比喻成占满灰尘的镜子,为人要不断地擦拭这面镜子,让其恢复原本光明通透的本性,擦拭过程即是去私欲、正心的过程。“忠”“恕”应看作是外部事物,对人有没有尽忠,做没做到宽恕?只有自己的内心知道。

综上,不管是“中心”,还是“如心”,都离不开一个“心”字,也就是说“忠”“恕”以“正心”为前提和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