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个朝代?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会立刻给出答案:当然是清朝啊!我也这么觉得,因为文中有几大细节告诉了我们答案。 各位如若不信,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红楼梦故事背景之谜:红楼梦故事背景之谜(1)

《红楼梦》 百度图片

虽然曹雪芹意在讲述一个无朝代年纪可考的爱情故事,但写作时还是在无意之中透露出很多关于时间的信息。

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节,贾雨村发表了一番言论,这段话中“近日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十一个字乃关键所在,足以告诉我们贾雨村生活在什么朝代,当然也就是《红楼梦》故事发生的那个朝代。据我所知,从倪云林到唐伯虎、祝枝山这中间只相隔了169年。既然贾雨村把元末明初的倪云林(即“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和明朝中期的唐伯虎、祝枝山称为“近日”人物,那么他生活的朝代距离这三个历史名人最多三四百年。现在,我们暂且先推测《红楼梦》发生在明朝中后期。

再看仇十洲,即仇英,是稍晚于唐伯虎、祝枝山的明代大画家,和沈周、文徵明、唐寅(即唐伯虎)并称为“明四家”。他的生卒年代也是确定《红楼梦》故事的时间坐标的一个关键,因为书中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里提到了他的画作《双艳图》——贾母笑着挽了凤姐儿的手,仍上了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背后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怪道少了两个,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儿上,配上他这个人物儿,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

仇十洲生于公元1498年,逝于公元1552年,也是明朝中期的人物。既然贾母屋里挂着仇十洲的画作,那么《红楼梦》故事肯定发生在仇十洲成名之后,换句话说,这个故事最早发生在十六世纪初叶,也就是明朝中期。

行文至此,《红楼梦》好像已经可以肯定发生在明朝中后期了,但是,再看一看贾元春回荣国府省亲时点的那四折戏,我们会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比明朝还要晚。

先说第一折戏《闹宴》。《闹宴》出自李玉的传奇(即宋元时的南戏,明清时称为传奇)《一捧雪》,李玉是什么时候的剧作家呢?明末清初。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在明朝灭亡后才开始从事戏曲创作的,也就是说,《一捧雪》应该是清朝初年的戏剧作品,这就一下子把《红楼梦》故事的发生时间推到了1644年之后,清朝初期。

《豪宴》之外的三折戏也都是明清传奇中的作品,其中,《乞巧》出自洪昇1688年创作的《长生殿》;《仙缘》出自汤显祖1601年写成的《邯郸记》;《离魂》出自《牡丹亭》,也是汤大师的作品,创作于1598年。

想必各位已经注意到了:《乞巧》所属的《长生殿》在这三折戏中是问世最晚的——1688年。这也就意味着《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又往后推了44年!有人说元杂剧《梧桐雨》也有《乞巧》这出戏,但是,不要忘记,杂剧早在元末明初就已经衰弱了,何况是清朝初期,早就快看不到了。作为高门望族、达官显贵的贾家怎么可能还看那些老掉牙的戏呢?再者,既然第一折《豪宴》、第三折《仙缘》、第四折《离魂》都来自传奇,第二折《乞巧》怎么可能是杂剧呢?这一切都指出《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朝代不可能在明朝。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中出现的戏曲也可以证明。

第十一回写贾府一家人看戏,说现在正唱着的是《双官诰》,尤氏拿过戏单来,叫凤姐接着再点两出,凤姐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还魂》这出戏是明代汤显祖著的《牡丹亭》的第三十五出,这还罢了,《弹词》乃是清代洪昇著的《长生殿》的第三十八出,《双官诰》戏文乃是根据清代陈二白著的《双官诰传奇》改编而来的。都是听清朝人编的戏,《红楼梦》不是写的清朝的事还能是哪朝的?

第二十二回贾母举办家宴,照例要唱戏祝兴的。薛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系清初邱园所作《虎囊弹》传奇中的一出,现存《缀白裘》中。又是一出清朝人编的戏。

第二十九回写贾府一家人到清虚观打醮祷福,因为打醮演戏是给神看的,不能由人指定戏目,而要用抽签、拈阄一类的方式,由“神”选出要看的戏,那么,“神”要看的是什么戏呢?一本《白蛇记》,一本《满床笏》,一本《南柯梦》,其中第二本《满床笏》系清代传奇剧,又名《十醋记》。看来,“神”也爱看清朝的戏。

第五十三回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时,唱的戏是《西楼楼会》,这本是明末清初袁于令所作《西楼记》传奇中的一出;第五十四回写在夜宴上丫寰秋纹与媳妇们的对话,麝月等问:“手里拿的是什么?”媳妇们道:“是老太太赏金、花二位姑娘吃的。”秋纹笑道:“外头唱的是《八义》,没唱《混元盒》,那里又跑出‘金花娘娘’来了。”秋纹引用的《混元盒》是清代张照撰写的一部神魔剧。

且再看第九十三回,这回写的是临安伯邀请贾赦、宝玉去听戏,书中写道:那时开了戏,也有昆腔,也有高腔,也有弋阳梆子腔,做得热闹。看了一会儿,贾赦要告辞,临安伯过来留道:“天色尚早,听见说蒋玉菡还有一出《占花魁》,他们顶好的首戏。”其中梆子腔是清代乾隆中叶曾在北京兴盛过的一种戏曲声腔,因用梆子伴乐而得名,《占花魁》是明末清初人李玉根据话本《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的传奇。明眼人一看就知写的是清朝的事儿。

先不说戏曲,文中还有两处描写特别明显。

一处是在第四回,它介绍李纨的身世时是这样介绍的:“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罢了。”大家注意,《女四书》系明朝王相仿朱熹编《四书》的办法,把东汉班昭的《女诫》、唐代宋若莘、宋若昭的《女论语》、明代永乐皇后徐氏的《内训》和王相母刘氏的《女范捷录》编辑为一书,并加注,总名为《女四书》。

红楼梦故事背景之谜:红楼梦故事背景之谜(2)

《女四书集注》 百度图片

上述介绍李纨身世时说让李纨读这些“前朝”的书籍,前朝为明,今朝岂不为“清”了!

另一处则是在第五十三回,写的是黑山村的乌进孝庄头来给贾府上供交租,清单上有“御田胭脂米二石”。据清代刘迁玑《在园杂志》及《顺天府志》记载,胭脂米是康熙帝在丰泽园御田布种的玉田稻中的良种,因而也叫“玉田米”,为内膳所用。上面供出了清代康熙帝与胭脂米的关联,足以证明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事。

而且书中的晚辈频频给长辈“打千”、“请安”,打千、请安是清朝、尤其是清朝满族人特有的一种行礼礼节。这些都将故事的朝代指向清朝。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在《红楼梦》里看不到满洲男人的大辫子的影子,但从其中的具体描写来看,它所讲述的故事只能发生在清朝,不可能以明朝或者更早的元朝、宋朝等朝代作为时代背景。如果生活在元朝的贾雨村说出了明朝才子唐伯虎、祝枝山的名字,或者生活在明朝的贾元春看了清朝人洪昇写的《长生殿》,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跌读者之眼镜吗?

声明:此文章是收集众多资料书写而成的,含有作者自己的想法,属于原创,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