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梅煮酒

图:来自网络

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李子树,每年都是硕果累累。前天回家看望母亲时,临走时,她给我摘了沉甸甸的两袋果实说:“一个给你,一个你给你姐姐捎去,她从小就爱吃这个!”

80年代的爱情故事心酸而无奈(八十多岁的她晚景凄凉)(1)

我接过李子笑着对她说:“我姐都快五十了,你还把她当小孩子。”“只要我在一天,你们就永远是小孩子。”母亲回答。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姐姐及时感受到这份母爱,我没有回家直接就开车去了姐姐家。

在姐姐家门口下车之后,只见不远处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太太,正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拾荒,嘴里还不住地骂着:“我是你亲娘,你他妈的不管我,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接下来就是难以用文字表述的污言秽语。

眼前的这位老太太,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她是母亲的一个表姑家的女儿,算是我的一个表姨,因为她比母亲要大十几岁,加之血缘关系已经很远,我们极少来往,如果不是姐姐嫁在了这个村子,我可能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门亲戚。

到姐姐家落座之后,扯了几句家常后,我说:“凤茹姨又在街上骂街呢!”姐姐叹口气说:“她家的事,村里已经调解了很多次了,两个儿子各说各的理,老大要求重新分家,然后再谈赡养的问题。

老二则坚持只谈赡养问题,少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因为分歧太大,调解也始终没有结果,现在已经八十多岁的她,只能住在两间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其实她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在很大程度上怨她自己,这个老太太对两个儿子一辈子从未一碗水端平。”

我的这位表姨,说起来在村里是个殷实人家,因为我的姨夫当年是村里的书记,他们的村子又靠近县城,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姨夫很是捞了一笔。

表姨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性情木讷,小儿子则是能说会道,聪明伶俐,从此表姨就对小儿子另眼相看,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天下爷娘向(偏向)小的”。

小时候的偏向,无非是少出些气力,多吃点美食,还无伤大雅。等两人长大以后,先后娶妻生子,表姨对两个儿子的不同待遇,让村里许多人都看不过去。

她的大儿子结婚一年后,儿媳妇怀孕了,表姨作为村支部书记的夫人是很有些社会关系的,她托人提前做了性别鉴定。

得知是个女孩后,重男轻女的她强烈要求儿媳进行人工流产,儿媳妇没有接受她的建议,因为这个原因,儿媳妇住院生产时,作为婆婆的她始终没有去医院。

孙女出生后,因为儿媳妇的母亲早逝,大儿子找到她说,希望她能照顾坐月子的儿媳妇。

表姨的嘴一撇说:“生个丫头片子还有功了,我还要伺候她,早就和你们说过让她做人流,是她先不听我的话,谁该遭难谁遭难,谁该难受谁难受,别想打我的主意!”表姨说道做到,一直到孙女一周岁,她都没碰过孙女一个指头。

比大儿媳晚两年生孩子的二儿媳的待遇则是完全不同,二儿媳的肚子争气,头一胎就生了个儿子。

表姨乐得合不拢嘴,在孩子出生前三个月就提前准备好了一切,还大包大揽地对二儿媳说:“你生孩子住院,月子期间的营养品开销,我全包了,孩子过满月时我把乡里的书记请过来,咱办的热热闹闹的。”

虽然农村人大部分都有重男轻女的倾向,但像表姨表现得如此冰火两重天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村里不少人对她也颇有微词。因为生了女儿不受表姨待见的大儿媳三年之后生了二胎,依旧是个千金,这让她在表姨心中的地位降到了谷底。而二儿媳则再接再厉几年后又生了个儿子,表姨恨不得把她宠到天上。

80年代的爱情故事心酸而无奈(八十多岁的她晚景凄凉)(2)

虽然不让婆婆喜欢,但老大两口子的感情很好,两人和和美美地过了十几年。在她三十五岁那年,她突然觉得自己的乳房里有肿块,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县医院的医生建议到省城或北京等大的医院进行治疗。

在省城的医院做了手术之后,经过几轮的放化疗,她的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但两人多年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老大找到了母亲,希望她能借一些钱给他,好给妻子继续治疗。

他知道母亲手里有钱,因为母亲名下有两间临街的门市,每年都能收入不少的租金。

得知儿子的想法后,凤茹姨拒绝地很干脆:“她那个病就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能填不满,我手里是有些钱,但你弟弟的两个儿子眼看就长大了,娶媳妇盖房子都需要钱,哪有闲钱借给你治这个根本治不好的病,我劝你也不必带她去医院了,在家里吃些中药能活一天算一天吧!”

母亲的绝情让大儿子很是失望,他变卖了家里的拖拉机带着妻子去了省城。更让他气愤的是当他们从省城回来后得知,在他们治病期间,母亲把两间门市全部过户到弟弟的名下。

他找到母亲辩理时,母亲说,你是个绝户头,给了你等于给了外姓人。“你这样偏心眼,别怪我老了养你!”老大说。“我有你弟弟,还有两个孙子,不用你养!”凤茹姨回答得很是硬气。

当时的凤茹姨刚刚六十岁,身子骨硬朗,什么话都说得起。但她忘了《小兵张嘎》里的那句名言“别看现在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到了她七十多岁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手里的积蓄也逐渐被老二掏空的时候,老二开始了对她的各种嫌弃。对她说:“你有两个儿子,凭什么只在我家养老,我大哥也该尽一份力吧!”

寄人篱下的凤茹姨早没了年轻时的霸气,她也知道自己早年的作为伤害了老大一家子,不敢擅自登门,而是委托村干部进行询问。

老大的回答倒也合情合理:“老人我可以养,但当初她把两个门市都给了老二,这不公平。我要求重新分家。”现在的她对家事早已没有的话语权,听到大哥的要求,老二暴跳如雷。看着暴怒的儿子,她一句话也不敢说。

村干部的几次调解都没有效果。最后老二给她下来最后通牒:你已经有了两房孙子媳妇,家里的房不够住了,你必须搬出去。

80年代的爱情故事心酸而无奈(八十多岁的她晚景凄凉)(3)

说到底,老二还是个有良心的人,他并没有让耄耋之年的母亲沦落到荒郊野外,而是用最快的速度给她搭了两间简易房,而且没让他大哥掏一分钱。

你觉得我这个年轻时算个富婆的表姨最后住进了简易房,她的遭遇值得同情吗?

,